五金產業的簇群效應會帶來什么?
對于五金產業來說,人們對于簇群效應似乎多半有點陌生。但是我國的五金產業簇群卻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加以有效高質的利用。浙江、廣州、江蘇,這三個產區是我國五金產業最重要的產區,全國的五金產業都多數是以這三個區域為中心輻射開來。可以說,浙、粵、蘇已經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五金集散地。
尤妞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暫且叫他H,他總是認為自己非常有生意頭腦,總是可以想出與眾不同的點子。在他家附近,有一個小型的夜市,商販大多數都是以賣衣服為主。雖然小市場并不大,但是在三五里地之內,卻也很有知名度,所以夜市上的小商小販也足以謀生。H并不羨慕,并且覺得他們生意做的過于平淡,他總是想出奇制勝。于是,在某一天,他進了一些蔬菜,在夜市也開始了擺攤販賣。在賣衣服的人群中,他的菜攤顯得異常引人注目。但是他的菜攤卻門可羅雀,買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H非常想不通,這是為什么?
這就是尤妞今天要說到的簇群效應。試想,這個夜市在一定地理范圍內是依靠什么出名?如果你是附近的居民,你會到一個賣衣服的市場去買菜么?這個賣衣服的夜市,就是一個小型的簇群,正是因為這個市場的所有商家有著一定的共通性與互補性,才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對比商品、依賴市場的購買欲。而在這個夜市中,H的菜攤卻顯得十分孤獨。
產業簇群
產業簇群,是指在某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叉關聯性的企業和相關機構,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聯結,通常包含高科技、傳統科技、制造業和服務業。美國硅谷、北京中關村,都是著名的電子工業集中地,這就是電子產品的產業簇群;東北的藥業、廣州的服裝業,這是制造業的產業簇群;紐約第五大道,是“全球最高品質與品味”的產業簇群;甚至北京享譽盛名的簋街,也可以說成是食品服務業的產業簇群。
然而,對于五金產業來說,人們對于簇群效應似乎多半有點陌生。但是我國的五金產業簇群卻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加以有效高質的利用。浙江、廣州、江蘇,這三個產區是我國五金產業最重要的產區,全國的五金產業多數是以這三個區域為中心輻射開來。可以說,浙、粵、蘇已經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五金集散地。長遠來看,這三個區域又可以成為相對獨立的三個五金產業簇群,更進一步,從而使我國沿海地區成為全球五金產業的大簇群。
五金產業簇群的萌芽
尤妞所說的五金產業簇群,與一般意義上的五金集散地等存在一些不同。這里的簇群并不是廣義的單只五金這一產業,而是有著狹義上五金品牌簇群的意義。
我國的五金產區集中在浙粵蘇地區,而這些地區之所以可以成為規模化的五金產業帶,有著其特定的原因。首先,便是歷史沿襲。如浙江永康,自古就被稱為“百工之鄉”,五金手工業更是源遠流長。自南宋始就有永康銅匠、鐵匠走南闖北、出外謀生,歷史上早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之說。其次,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浙粵蘇都是沿海大省。對于我國出口量占到60%的五金產業來說,這樣的地理位置無疑是巨大的優勢。五金產品的大量出口,使我國的五金產業成為一個傳統而又年輕的產業。第三,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重要因素。浙粵蘇地區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因此也是大量流動人口聚集的地區。五金產品的生產是屬于勞動密集型,因此大量的流動人口以及這些人賴以生存的工作模式給五金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會。最后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由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達,自然會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及管理人才。而小五金向大五金轉變這個由傳統五金向現代五金轉變的過程,前提就是科技的進步以及管理的完善,傳統的五金企業不注重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的延伸,從而造成企業的持續競爭能力欠缺,面對越來越專業化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很多初期發展很快的五金企業都感到后續無力。這個時候,人才的重要性凸顯,因此重視人才使得浙粵蘇地區五金產業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