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機市場前景吸引世界目光
作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紡機專業展覽,第12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將于7月在上海再度開展。令人關注的是,這個展會將由以往的兩年一展改為每年舉辦,而這種改變源于國內外參展企業的強烈要求。
展會主辦方之一的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杜雙信表示,中國紡機市場的發展前景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通過增加展覽頻率,不僅能為更多企業提供參展機會,也更能適應紡織機械技術和產品的更新速度,為中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國際貿易提供更直接的“對接”良機。
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于1984年首次舉辦。22年中,參展企業從最初的300家增加到了2005年的1400家。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韓國、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紡織機械協會每次都組織眾多企業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參展。
據了解,2005年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展出規模超過了10萬平方米,較上屆增長四成以上,但仍無法滿足參展企業的需求。當時主辦方搭建了2萬多平方米的臨時展棚,仍有近百家企業不得不“望展興嘆”。
主辦方表示,在增加展覽頻率的同時,原來每兩年舉辦的上海國際服裝工業展覽會、上海國際針織工業展覽會和中國(上海)國際紡織器材展覽會也將加入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的“大家庭”。屆時,這個平臺將為參展的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中國紡機行業日益受到世界矚目,得益于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制造業東移的歷史機遇,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日益開放的國際環境。2000年中國紡織機械出口突破2億美元大關后,僅用了短短3年時間就實現了翻番。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2005年前11個月,中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接近40億美元。
業內專家估計,目前中國紡機的市場容量大約在80億美元左右,已經占到全球的30%。未來中國紡機的銷售額仍將繼續保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