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認定獲得減免稅789萬元
據悉,一般企業的稅率為25%,只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即可按15%征收所得稅。現在,大連103家企業就在享受這種優惠政策,8月20日,大連市高新技術認定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說,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這些高新技術企業表現出良好的抗風險能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以上。
一項認定獲得減免稅789萬元
按照新政策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大連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獲得減免稅789萬元,這筆“意外之喜”對于身處金融危機中的企業可謂雪中送炭。
有關人士介紹說,大連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最重要的特點,是以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來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按照新《認定辦法》的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應該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這里包括了三層含義,一是企業所從事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技術方向,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二是具有持續的自主研究開發能力,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將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必備條件;三是企業的主營業務必須與自身的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活動密切相關。符合以上特征并達到相應認定指標的企業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沒有開展研究開發活動,單純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加工的企業,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超20億
大連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從去年年底開始,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共同推進認定工作的開展。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新認定,成為本市轉“危”為“機”的舉措之一。一批研發投入強度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脫穎而出;更多的企業,則在政策導向下,走上依靠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發展的道路。已重獲認定的103家企業,涉及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7個領域。這些企業創新能力突出,近三年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600余件;研發投入超過20億元,80%以上來自企業自籌資金;新產品產值占高新技術總產值的87%以上。
部分認定條件
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