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行業:加快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在工具行業仍占主流,呈現出高檔工具上不去,低檔工具盲目擴張的現象
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由于實行改革開放的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要保持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只有堅定不移地進一步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道路。這是中央給全國各行各業指出的大方向。結合工具行業的情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這個大政方針對行業發展的前途和命運尤其重要。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轉變經濟增長發展方式的指導方針,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但在工具行業,這個轉變的進展卻不夠大、不夠快。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在工具行業仍占主流,呈現出高檔工具上不去,低檔工具盲目擴張的現象。
市場化改革不徹底 發展方式轉變緩慢
目前,我國工具行業面臨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劣質低價工具數量惡性膨脹。這不僅浪費寶貴資源,又破壞市場秩序,甚至低利潤或無利潤可圖。然而,由于對地方GDP有貢獻,低檔工具擴張勢頭愈演愈烈。盡管在行業里有著為數不多但實力較強的國有控股企業,它們承擔著保障制造業需求的重任,同時也最有實力發展現代高效刀具,但實際上這些企業的結構調整升級步履同樣艱難。因為來自上級行政主管的GDP增長壓力,使它們不得不更多地關注眼前利益,繼續維持傳統標準刀具大批量生產的格局。
與此同時,近年來涌現出了一大批科技型民營工具企業,發展勢頭很好,但也因GDP太小,不受重視和支持,不能很快成長起來。
分析以上幾種現象不難看出,十幾年來一直困擾工具行業發展和進步的原因就在于行政權力代替市場配置行業發展資源。
其深層次原因,就是GDP和各級政府的稅收、政績掛鉤。所以,政府官員是否重視某個產業,主要是看GDP大小,而忽略該產業的重要性高低。反觀西方發達國家,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工具企業結構轉型,雷厲風行,迅速實施。原因就在于他們考量的不是GDP,而是制造業的效率和效益,是企業本身的發展前途。一句話,是市場起著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
由此看來,解決問題的途徑就很清楚:必須通過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權力對企業的直接干預,讓市場來配置資源。換句話說,從體制上消除行政權力干預,情況會根本改觀。當然,這項改革涉及各方利益的重大調整,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有序、穩步地進行。同時,還要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在政策環境上給予大力扶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