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連續五個月回升中國經濟可能在復蘇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自去年12月以來已連續5個月回升,4月份升至53.5,顯示中國4月份制造業活動繼續增長,中國經濟可能正在復蘇。
新華社報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昨天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比上月上升1.1,達到53.5。同去年11月份該指數創下的最低點相比,目前它已經上升了15點。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一個綜合指標,由新訂單、生產、存貨和產成品庫存等12項指數組成。指數高于50,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認為,同上月相比,在該指數體系中,除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余各項指數均保持上升,但升幅有所縮小到2之內。
4月份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0.5和2,達到57.4和56.6,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購進價格指數上升3,達到51.3,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50;從業人員指數上升1.7,達到50.3,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突破50。
當月20個行業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等15個行業高于50;金屬制品業、煙草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5個行業低于5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4月份的采購經理指數預示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回升態勢,從一季度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長情況來看,也預示了這種趨勢。
他說:“3月份中國工業增長率由1-2月份的3.8%提高到8.3%,出現比較明顯的提高,說明12月份以后PMI指數反映的經濟回升趨勢是正確的,PMI指數較早地預示了經濟拐點的出現,正在成為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先行指標。”
另一方面,路透社報道說,投資銀行高盛日前發布研究報告,重申了中國經濟復蘇已步入正軌的觀點,預計4月的經濟活動以及信貸增長可能略低于3月,但不應被視為復蘇擱淺的信號。
報告稱,由于投資制約因素逐漸消退,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進一步上升。但由于3月的出口增長受春節因素的推動,預計4月的出口增長率將再度下滑,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