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副秘書長:今年車市增幅有望達到10%
-
“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今年汽車行業的增長有望達到1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于3月20日提出了上述預測。
當天,國務院辦公廳全文公布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未來三年我國汽車產業的八大目標、八大重點任務及十一項政策措施。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已持續數年高增長的國內汽車行業急轉直下,不僅增速大幅放緩,重點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自主品牌轎車更是發展乏力。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汽車銷量為938.05萬輛,同比增長僅為6.7%,而在2007年,這一數字高達21.84%。
對于充滿了諸多不確定因素的2009年車市,中國民族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曹鶴的預計更為樂觀,“以15%為軸心,2008年的車市增幅越低,2009年就越高,我們判斷,今年汽車增幅在15%至19%之間,如果政策效應得到充分顯現,實現19%的增幅也有可能。”
拉動內需的抓手
產業振興規劃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實現汽車產銷的穩定增長,具體而言,就是2009年汽車產銷量要力爭超過1000萬輛,未來三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擴大內需,保增長,要培養汽車消費熱點。“汽車是政府擴大內需的抓手。”安邦汽車分析師李海英認為,汽車行業之所以能在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是因為汽車消費可在短期內拉動“內需”。
目前,中國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為38輛,而世界平均擁有量是120輛,發達國家是每千人500輛,中國汽車市場還有極大的空間。此外,汽車產業鏈長,直接就業人口200多萬人就能帶動就業人口超過千萬。
“包括減征購置稅、汽車下鄉、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清理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等政策,目的都是為了拉動內需”,李海英認為,這也是政府保增長的重要措施。
“這個思路是對的,但從中國的國情看,提高千人保有量,擴大內需,最關鍵的前提是農民收入的提高,”李海英說,“但金融風暴讓很多農民工失去了進城打工、獲得更高收入的機會,提高農民收入是否能夠得到保證目前還難以做出判斷。”
曾在2007年末就預測“汽車行業將在2008年趨緩、2009年反彈”的曹鶴,做出市場判斷的主要依據也是新農村建設,只是當時,他并沒有預計到前來湊熱鬧的國際金融風暴會讓真實的市場行情比他想象的更糟。
“2008年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只是一個調整期,恰好這個調整期又遇到了金融風暴,所以市場下滑的趨勢十分明顯。”曹鶴表示,目前的政策力度比他之前的估計要大得多,加上中國潛在的經濟實力毋庸置疑,2009年車市需求步入穩定不是問題。
事實上,汽車行業的受益面還遠不止于此。除提振內需外,規劃還明確提出了解決汽車行業完善外部環境和汽車產業本身發展問題的措施,其中包括促進和規范汽車消費信貸及二手車市場,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建設,推進產業重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等。
“最令人振奮的是‘關鍵零部件自主化’也被列入了規劃,這也是零部件問題首次在政策層面有了較強的關注。”李海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