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買賣”監控精確到秒
據新華網上海頻道7月28日消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產權交易系統最近與國務院國資委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監測系統”實現了全面對接。這意味著國資“買賣”的監控能精確到秒。
據了解,“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監測系統”不僅能對各地國資“買賣”從掛牌、舉牌、競價到成交的每一秒動向,進行全過程跟蹤,還設置了“電子警察”,來分析判別產權交易行為的合理性,并測算預警級別。各地國資“買賣”實現全透明,將大大降低交易過程中國資流失的風險。國資“買賣”監控由原來的定期核查,轉變為動態監管,監控成本也降至最低。
自監測系統去年下半年開發完成,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就開始根據監測系統的要求,進行對接程序的開發、調試。目前,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產權交易機構已相繼完成了對接。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產權市場的國有產權交易資金流量達到300多億元,加上北京、天津兩大市場,將達到500億至600億元,而交易涉及國資總量將達2000多億元,占整個產權市場比例約為50%-60%。據透露,到今年底,這一監測系統將對接至全國58家主要的產權交易機構,基本實現對國資“買賣”監控的全覆蓋。
監測系統不僅是監管的平臺,也促進產權市場的信息共享。監測系統通過與各產權交易機構的系統對接,將各地國有產權交易信息整合,并通過系統網絡重新發布,其中僅上海聯交所每年滾動的供求信息量就有上萬條。
上海聯交所有關人士介紹,產權市場信息更透明,產權流動突破地域限制,有利于市場發現價格,提高產權交易效率,實現國資保值增值。今年上半年,上海產權市場完成的央企和異地國有產權轉讓金額達到68.25億元,其交易增值率超過5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