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紙產能過剩情況研究分析
對于造紙業而言,生活用紙算的上利潤比較好的分支,但是,連年的產能快速增長使得生活用紙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局面,并有愈演愈烈之勢。不斷加劇的產能過剩也導致生活用紙行業新項目不斷延期。
中研普華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生活用紙行業發展機遇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中顯示:產能過剩的趨勢正在不斷蔓延。2012年,國內排名前四家的企業衛生紙原汁的合計產能為261.5萬噸,2013年為306.5萬噸,產能和銷售額均占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2014年及之后已經宣布要投產的產能約333萬噸,實際接近400萬噸。
由于原料生產、人工、能源生產成本等水漲船高,一些以雙膠紙、銅版紙、新聞紙等工業紙產品紛紛奔向生活用紙行業,目前生活用紙產能過剩嚴重。新項目不斷延期的局面也隨之出現。行業2012年原計劃投產14條衛生紙機,實際投產12條,2013年計劃投產5條,實際投產3條。到2015年,主要造紙企業恒安集團規劃產能達到138萬噸/年,金紅葉達到225萬噸/年,維達規劃達到100萬噸/年,中順潔柔規劃2016年達到100萬噸/年。這些企業的項目也極有可能出現延期的情況。
同時,當前國際紙漿價格上漲形勢和向下游的傳導預期,以及國內淘汰落后產能的安排,都對造紙行業有利。公司造紙業務將逐步趨好,原料成本優勢有望逐步顯現。近年來盡管我國生活用紙的生產能力和人均消費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生活用紙行業在我國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行業目前還面臨著主營渠道費用高、人工成本增加、價格戰加劇等問題。對于企業而言,應當針對中低端消費群體的生活用紙產品的需求,降低產品銷售費用,及時占領市場份額。
紙業研究報告分析師指出:未來,生活用紙行業的產能的增長還將大大高于消費量的增長,產能過剩現象將延續,預計2014年之后會有更多的項目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