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冶金行業質量管理的決定
一、切實加強對冶金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的領導
冶金工業部是國務院對全國冶金行業行使質量管理職能的行業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冶金廳、局或政府授權的單位(以下簡稱“省市冶金廳局”)是各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冶金行業行使質量管理職能的行業主管部門。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要在其職責范圍內,綜合運用法律的、技術的、經濟的和行政的宏觀調控手段,對冶金行業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進行“規劃、協調、監督、服務”。
冶金工業部質量管理的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質量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冶金行業質量工作的政策、法規;根據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發展的需要,組織制定冶金行業的產品質量發展規劃,并從政策法規和資金投入上進行調控和管理;組織冶金產品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組織制定和修訂冶金產品行業標準,并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歸口管理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冶金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審核、頒發和監督工作;推動冶金行業的產品質量認證和質量體系認證;管理冶金行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對冶金產品質量組織行業監督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對冶金企業和冶金產品的重大質量問題進行綜合治理。省市冶金廳局要按照國家、當地人民政府和冶金工業部有關質量工作的規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履行相應職能。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有相應的責任。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會同冶金行業主管部門對冶金生產企業的設備條件和生產條件進行嚴格認真的辦廠資格審查,合格者方能準予登記注冊,發給營業執照,杜絕開辦生產假冒偽劣冶金產品企業。
二、堅持“質量第一”的戰略方針,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
冶金行業要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質量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質量放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事業的戰略地位。要堅持“質量第一”的方針,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充分認識質量是保證冶金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冶金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百|量第一”的戰略方針,要在行業的發展規劃、科技政策和干部培養使用等方面得到具體體現,并實行傾斜政策。要把對質量的態度和行為作為考核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不重視質量,出了質量問題又不能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以及由于質量問題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要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在發展生產和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各冶金企業質量工作要由廠長(經理)負責,推動技術進步,加強科學管理,不斷改善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冶金行業要對質量管理先進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三、增加質量投入,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冶金行業發展規劃和質量發展規劃,為使鋼鐵工業在90年代再上品種質量、工藝裝備水平、集約經營和規模經濟、綜合經濟效益“四個新臺階”,發展要有新思路,要堅持技術改造,優化結構。冶金工業部、省市冶金廳局和各冶金企業都要把優化工藝裝備、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種作為生產建設和技術改造的重點,在項目審核和資金投
入上,增加質量投入的比重,增加技術含量,努力提高產品實物質量。
冶金行業主管部門,要對大中型冶金企業的產品大綱和工藝裝備水平,提出指導意見。對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裝備,要督促企業加速技術改造;在技術改造完成之前,要進行嚴格控制和實施有效管理。
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 冶金行業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積極采用國際標準,遵循“水平先進、結構合理”的原則,根據市場需要,編制冶金產品標準體系表,逐步減少強制性標準數量,擴大推薦性標準的比例,制定技術法規,分步實施。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制定比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水平更先進的企業標準和內控標準,促進產品實物質量的提高。
冶金工業部受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委托,領導和管理冶金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在制定、修訂和審查標準時,要充分發揮用戶、生產企業和研究院所的作用。要加強標準化工作的國際交往,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 冶金企業要嚴格按標準和供需雙方約定的技術條件組織生產,產品必須在檢驗合格后才能以合格品出廠,不得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銷售。集團核心企業或主體企業對聯營企業產品質量方面要負責加強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聯營企業生產的產品,使用集團核心企業或主體企業的商標、《產品質量證明書》和質量標志的,須經其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產品質量也由其負責。 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要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綜合經濟部門,對系統外的冶金企業進行協調管理。
五、加強質量管理,健全質量體系,推動質量認證
各冶金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不能借機構改革,削弱甚至取消質量管理和監督。廠長(經理)是企業的第一質量責任者,同時要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質量責任,并從分配和獎懲等方面實行質量否決。各企業要在總結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努力按GB/T19000一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建立健全質量體系。計量工y
六、加強行業質量監督,督促質量整改
冶金行業主管部門要繼續對冶金產品質量實行以監督抽查(檢驗)為主要方式的行業監督檢查制度。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冶金產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冶金產品,以及用戶、消費者和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冶金產品,要進行行業監督抽查(檢驗)。冶金行業全國性監督抽查(檢驗)計劃,由冶金工業部報國家技術監督局審批后組織協調、實施。各省市冶金廳局組織的地區性監督抽查(檢驗)計劃,也應報同級政府技術監督部門統一協調。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要分別公布監督抽查(檢驗)結果,做到互通信息,數據共用。對抽查(檢驗)產品不合格的企業,要分別情況給予處理,實行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企業,由有關部門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其責任。
七、嚴格執行生產許可證制度,查處無證生產
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是國家對重要工業產品依法進行強制性質量管理和監督的重要形式。冶金工業部要根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公布的發證產品目錄,編制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省市冶金廳局要做好發證前的預審和日常監督工作。 無生產許可證企業不得生產發證產品。各級技術監督部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冶金行業主管部門的配合下,要經常進行監督檢查,做好產品無證生產和產品無證銷售的查處工作。
八、加強市場調查研究,開展質量跟蹤和用戶評價
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要堅持“社會評價企業,市場評價產品,用戶評價質量”,加強同用戶主管部門和重點用戶的聯系。 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冶金工業分會和其它質量團體,要經常聯系用戶,不定期地開展用戶評價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調查活動,并將調查結果向企業反饋,同時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還要應企業要求,邀請用戶評估產品實物質量,對達到工業發達國家同類產品實物水平的,向社會發布信息。 各冶金企業要重視售后服務,開展質量跟蹤,建立質量信息反饋體系;掌握國內外市場的產品質量動態和用戶需求;認真處理質量異議;積極改進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 各級冶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要在冶金工業部和省市冶金廳局的指導下,經常調查研究冶金產品的質量狀況,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九、完善質量信息管理,為宏觀決策和改善經營服務
建立質量信息體系是培育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冶金行業要按照“質量指標科學、實際操作可行、數據處理實用、信息傳遞及時”的要求,建立健全質量信息體系。在冶金行業質量主管部門、質量檢驗機構和企業之間形成雙向流動的質量信息管理網絡。冶金行業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大中型冶金企業全面推行新的質量指標體系,做好統計工作,為行業宏觀決策和企業改善經營服務。
十、加強對鋼材市場的管理,嚴厲打擊生產和
經銷假冒偽劣冶全產品的行為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資管理部門和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對鋼材市場的管理,通過建立市場交易規則,審查經營主體資格,查處違章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 經營單位在購進鋼材時,對實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必須查驗生產單位的生產許可證;在銷售鋼材時,必須同時附有生產單位開具的和該批鋼材相符合的《產品質量證明書》。
各級技術監督部門要會同工商、物資和冶金主管部門負責在集中交易的鋼材市場,依法設置或組織授權的質量檢驗機構,對在市場上交易的鋼材質量進行檢測或抽查。檢查不合格的鋼材,一律不允許上市。凡屬假冒偽劣鋼材,一經發現,全部沒收,并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