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節水灌溉器材設備開發存在的差距分析
水利專家指出,我國的節水灌溉設備需求量大,是廣闊的大市場。目前國內
已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節水灌溉器材設備生產制造體系,但與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
專家指出,國內節水灌溉器材設備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規格品種不
全,如滴灌、微噴設備只有很少幾種規格,可供用戶選擇的余地不大;二是附屬
部件、管件不配套,如許多廠家只生產管道,缺少配套的三通、四通、彎頭、變
徑接頭以及閥門等管件、配件;三是材質不配套,如微灌最怕堵塞,設備應采用
耐腐蝕材料,但我們有些廠家產品中使用了極容易銹蝕的鑄鐵閘閥;四是管道連
接施工工藝不配套,如聚乙烯、聚丙烯管材本身沒有黏合劑,農民要自己想辦法
解決連接的施工技術,常常影響施工質量;五是加工精度不高,如經常出現管道
壁厚、外徑、內徑尺寸公差超標,造成安裝密封不嚴甚至漏水;六是有些產品不
定型,如混凝土板(管)預制或現場澆鑄機械,大多為非定型簡易產品,零配件
供應、維修服務跟不上;七是設備使用的可靠性、耐久性不高,如滴灌管道、絞
盤式噴灌機的卷繞管等抗老化性差,國外可用10~15年,我們的產品有的用
兩三年就開始明顯老化,再如噴灌機從外觀、結構上看,與發達國家產品差不
多,但使用一兩年就需要頻繁維修、更換零部件,還有的廠家以犧牲產品性能質
量來追求低造價。
這些問題都非常不利于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也影響了農民使用先進設備的
積極性,造成了國家財力和農民寶貴資金的浪費。不少地方先進技術推廣幾起幾
落,始終不能走上健康發展道路,重要原因之一是器材設備質量性能不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