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三路隧道年內開工通車量是南京長江大橋2倍
年內開工緯三路過江隧道,年內二級公路收費站清撤完畢,年內開工小紅山客運樞紐工程……在昨天上午召開的南京市交通工作會議上,圍繞“年內”一詞,南京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提出了一攬子令人眼花繚亂的交通工程計劃。這其中,以緯三路過江通道工程最為“醒目”,經過反復論證,雙管雙層“X”型隧道作為緯三路過江通道的第一方案已經通過了專家審查。
緯三路隧道2013年建成通車
南京市交通局副局長李顏平告訴記者,南京市緯三路過江通道位于南京長江大橋上游約5公里處,是《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過江通道之一,也是南京市主城區“井”字形快速路網繼續向外延伸,快捷聯系江北新城區與主城區的重要過江通道,已列入國家發改委《長江干流橋梁(隧道)建設規劃》。項目北岸起于浦口區浦珠路頂山轉盤西側,向東南跨越規劃豐子河路、江北濱江大道后,穿越長江主航道,繼續向東與江南濱江大道交叉后,止于江東路與定淮門大街(緯三路)連接,全長約7.6公里。
根據之前的交通量預測結果和通道功能定位,緯三路過江通道的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其中,穿越長江擬采用雙管雙層“X”型隧道方案,隧道結構長約5公里。上層為江北至江南方向,下層為江南至江北方向。工程投資估算約50億元。工期4年,今年年內開工,2013年建成通車。
李顏平解釋說,緯三路隧道之所以將每條隧道都設計成雙向隧道,主要是滿足浦口新市區與主城的交通需求。其中,左線隧道出入口位于濱江大道與定淮門大街交叉點北側,直接與濱江大道順接,主要承擔濱江大道與浦口間的交通聯系,出隧道車流先匯入濱江大道,然后經定淮門大街、草場門大街、清涼門大街或漢中門大街逐級分流進行疏解;而右線隧道出入口位于龍元西路附近,直接與定淮門大街順接,并在虎踞北路設互通立交,接入主城井字形內環快速路網系統,主要為主城片區的過江交通服務。建成后的緯三路隧道,日最大通車流量為12萬輛,是目前長江大橋的2倍左右,將承擔南京市過江交通總量的20%。
記者了解到,緯三路過江通道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在抗震和抗洪指標上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抗震方面,緯三路過江通道要求暫按8級地震設防,而在防洪上,按照抵抗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標準設計,按3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校核。
另外,左右隧道內設上下層雙向四車道,上層均為江北至江南方向,下層均為江南至江北方向,隧道每隔80米就有一扇紅色逃生門,上下層可相互疏散。
南京二級公路收費站年內全撤除
燃油稅費改革后,二級公路收費站的撤銷問題就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此前,南京市交通部門曾透露,南京范圍內符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標準的收費站有9個,分別為:江寧區的104國道高廟收費站、寧丹公路上的寧丹收費站、龍銅公路上的土橋收費站、龍銅公路上的銅井收費站、江北的104國道永寧收費站、六合至馬集公路上的馬集收費站、金江公路上的汪洋收費站以及溧水老明公路上的洪藍收費站和蕪太公路上的東壩收費站。昨天的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透露,原定9個待撤收費站有可能增加至10個,范圍也擴大至“政府還貸性二級公路收費站”和“經營性二級公路收費站”兩塊,并且撤除工作將在年內一次性完成。如果這一切都落實到位,南京范圍內所有二級公路收費站都將被撤銷。
小紅山客運站將成南京城北最大汽車站
客運樞紐建設也是今年年內南京市交通工程的重要一環,除了繼續加緊建設南京南站客運樞紐以外,2009年汽車站建設最大的看點當屬小紅山客運站。李顏平告訴記者,小紅山客運站已經進入初步設計階段,計劃于年內開工,將與南京火車站的“北擴”基本同步。
記者了解到,南京小紅山客運站選址于現在南京火車站的北側,建成后將成為南京城北最大的汽車客運站,中央門長途車站和長途東站的部分班線將轉移到這里。由于地鐵一號線在此設有站點,小紅山站將不再出現中央門車站“無地鐵連接”的尷尬,同時與北擴后的南京火車站實現“零距離”換乘,南京火車站將在北側開大門與小紅山客運站對接,兩者距離約100米左右。市民出行乘地鐵到紅山動物園站就可直接到達南京小紅山客運站,換乘火車、汽車也將變得更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