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水平分析
我國的食品和包裝機械是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自發形成的行業,絕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國家投資,是從小到到發展起來的,一部分國有企業享受過國家計劃的支持,但那時已進入“撥改貸”時代,那時發展企業的貸款基本上都沒還貸(權付利息),經幾代法人的更迭、企業的積累,債務就落在了現在法人手里,當年有些不必要的貸款成了現在企業經營者的包袱,不少那樣國有企業已無力再開發新產品,近幾年的產品開發的主力已轉向少數民營企業。
本行業目前的產品水平呈寶塔狀,底部是大量的低水平重復生產的產品,中等產品水平的企業數量正在增加,出口產品主要是這些企業生產的,這些的企業年銷售額大都在2000-5000萬元,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及新產品開發能力,他們大都愿意參加國際市場的競爭。
這些年來,我們這些設備不僅上規模,而且正向自動化先進。一些運動復雜、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不斷涌現。如48000瓶/時的啤酒罐裝生產線早已穩定運行,不含氣飲料、塑料瓶罐裝生產線已達到每小時36000瓶。無菌冷罐裝生產線已經問世;寬幅2500毫米、速度180米/分鐘的七層瓦楞紙板生產線早已穩定運行,180000包/班的方便面生產線已正常生產,世界最寬的6米復膜機加粘接機可拼成18米幅寬的復合膜生產設備早已全線運行;20米折徑的吹膜機早已交付用戶使用,這種吹膜機世界上僅有4家可以生產。
工業機器人已在包裝線上成功應用,高速6色凹印機、雙料吹瓶機、多層共擠設備、冷凍干燥設備及紙漿機械等都擠如國際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最近又有一批重大裝備投放國內市場。如汕頭遠東輕化裝備公司研制的4.2米幅寬BOPP吹膜機組已于2002年8月自主開發研制成功。該機組目前國際上只有法國、日本、德國能生產5.2米幅寬的BOPET設備,今年將投放市場,廣東金明塑膠設備公司引進德國萊芬毫舍爾技術開發了使用最新膜泡技術的雙泡吹膜機組,做到亞洲最大;張家港美星順峰集團已經制成36000瓶/小時的無菌冷罐裝生產線。還有2.8米寬的紙箱制版設備、230升大桶的多層共擠設備,36000瓶/小時的熱罐裝生產線,每小時2.3萬瓶的雙模吹瓶生產線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產品,代表著當前我國食品包裝機械的最高水平。但總體來進我們高精尖產品較少,具有國際水準的企業也不多。而且出口量都不大,一方面是對外宣傳不夠,另一方面這些大型設備還法國取得國外用戶的信任。
與國外水平差距
國外包裝和食品機械水平高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英國,而德國的包裝機械在設計、制造及技術性能等方面則居于領先地位。德國的包裝機械77%出口,中國是德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的主要出口國,最著名的克郎斯公司,2002年銷售額達到20億歐元。德國的啤酒飲料罐裝設備目前已達到12萬瓶/小時,香煙包裝機達到12000支/分。高速設備一旦出現故障,損失也同樣驚人所以高速設備一定要有故障分析系統,并能自動排出故障,使生產得以提高,國外產品成套供應能力強,如一條12萬瓶/小時飲料罐裝線有200多個微電腦件,100多種控制軟件,罐裝封蓋部分又是兩套組合,其他部分共用。
國外包裝機械設計普遍使用仿真設計技術,把各種機器單元數據庫形式存入計算機,把圖紙數字化后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自動合成三維模型,再把實際生產時的指標和數據,可能發生的故障等輸入進計算機,計算機三維模型即可仿照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操作,顯示出生能力、廢品率、生產環節的匹配、,生產線瓶頸在何處等,還可根據用戶意見進行修改模型直到 另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發的冷殺菌技術在國外已經開始應用,他們包括超高壓殺菌、超高壓脈沖電場殺菌、強磁脈沖殺菌、脈沖強光殺菌、微波殺菌、放射線殺菌、紫外線殺菌、臭氧殺菌、超聲波殺菌、高能射線殺菌和低溫調控殺菌等技術,另外還有生物保藏技術、活性包裝技術、柵(欄)障(礙)技術、膜分離技術及抗菌技術等都是在食品加工和包裝方面的最新技術。
我國包裝和食品機械產品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一是產品品種少,配套性差。我國現有食品和機械品種4000余種,而且單機多,成套流水線少;通用機型多,對特殊要求、特殊物料加工和包裝設備缺門多;結構簡單、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多,高技術附加值、高生產率的產品少;主機多、輔機少,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食品和包裝工業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的食品和包裝機械產品有7000多種而且成套設備數量多,新機型不斷涌現,不僅能滿足國內需要,而且還大量出口。
二是產品質量差,主要表示在穩定性和可靠性,造型落后,外觀粗糙,基礎件的配套件壽命短、無故障時間短,只是發達國家的1/2-1/3,性能上的差距主要表示在生產能力低、能耗高、如啤酒生產線、生產能力比發達國家低50%,國產設備耗電量為發達國家的6倍,洗瓶機用水量為發達國家產品的4倍。
三是技術水平低,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示在控制水平低,高薪技術應用少,新產品、新工藝推廣慢,而發達國家的專業化、連續化、自動化程序較高,機、液、氣技術相結合,采用計算機的控制、自動檢測、自動調整,顯著提高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加工成本,增強了產品競爭力,發達國家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相當廣泛,新設備、新機型不斷涌現。相比之下,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大約已有5%的產品能達到發達國家九十年代初、中期水平,總體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后將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