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內弱滬鋁以觀望為主
“中國因素”使得鋁價表現為外強內弱,滬鋁1305合約價格偏向下行,不排除向下尋求15115元/噸支撐的可能,上方壓力15450元/噸,建議以觀望為主。
雖然中、歐、美制造業都在改善,全球貨幣維持寬松,各國股市均上漲,且大宗商品工業品價格底部在抬高,但滬鋁價格卻獨自走低。中國電解鋁下游需求不佳、中國產量快速增長、高庫存和生產成本下移等是滬鋁價格走低的主要原因,“中國因素”使得鋁價表現為外強內弱,滬鋁1305合約價格偏向下行,不排除向下尋求15115元/噸支撐的可能,上方壓力15450元/噸,建議以觀望為主。
全球制造業復蘇加快
美國1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6.1,為自2011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歐元區1月綜合PMI初值升至10個月高點。1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51.9,增速創兩年來最高水平。PMI作為領先指標,其增速加快表明全球制造業向好的方面發展。
全球貨幣維持寬松
在去年12月美聯儲出臺QE4后,日本央行1月22日出臺了“無限制”貨幣寬松措施,并將通脹目標提高至2%,從2014年1月起每月購買約13萬億日元金融資產,使資產購買項目總規模增加約10萬億日元。日本量化寬松將不可避免地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未來日元大幅貶值或引發韓國、俄羅斯、東盟等國家的競爭性貨幣貶值,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將水漲船高。后市關注1月31日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和2月1日的美國非農數據,這或將給全球各國貨幣政策作出指引。
“中國因素”導致外強內弱
國際鋁業協會(IAI)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原鋁產量為4519.3萬噸,同比增長2.7%,其中,中國產量為1975.4萬噸,同比增長11.06%,扣除中國外的全球產量為2543.9萬噸,同比卻下降了2.92%,說明全球鋁產量增量主要來源于中國。此外,雖然LME鋁庫存超過517萬噸,但大部分被融資倉單控制,導致國外現貨市場出現緊張,目前現貨鋁高升水處于歷史高位就是最好的佐證。對中國而言,產能嚴重過剩和產量大幅增加使得鋁并未得到市場融資者的關注,上期所鋁庫存升至歷史高位,反映國內供大于求的過剩局面。由于關稅等原因,中國鋁出口持續處于虧損,因此中國過剩的鋁不能通過出口來消化,這些都是導致“外強內弱”的主要原因。
電解鋁下游需求疲軟
2012年,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長13.2%,房屋竣工面積增長7.3%,增速較2011年大幅下滑,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7.3%,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19.5%,說明房地產調控仍未有實質性地放松,房地產對鋁需求疲軟。2012年,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63%和4.33%,汽車產銷增速下降,說明汽車行業進入緩慢增長階段,汽車對鋁需求的拉動有限。房地產和汽車行業是鋁終端消費的主力軍,這兩個行業消費的不樂觀限制了鋁價上行。
中國電解鋁生產成本下移
2012年12月,中國電解鋁產量為171.64萬噸,同比增長23.8%,其中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大省河南產量同比下降10.89%,而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同比增長69%、72.41%、20.02%和768.97%,西部地區儼然成為中國電解鋁生產的主力地區,電解鋁生產西移大勢所趨。由于西部煤炭資源豐富,電力成本極低,目前西部電解鋁生產成本普遍都在14000元/噸以下,而河南、山東等地生產成本均在15500元/噸以上,這將拉低中國電解鋁生產平均成本。如果未來中國鋁下游需求不佳,西部產量繼續增加,電解鋁現貨價格將向西部生產成本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