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國際工程機械研究發展的新趨勢
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研制開發環保型工程機械產品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是十分有限和寶貴的,不顧生態環境的經濟發展,最終將導致資
源枯竭、環境惡化。日本在工程機械的設計上,提出了“尊重人間”的新概念,就是為實現工
程機械對環境的污染最小化,操作人員的安全保護以及操作人員的工作舒適性等,達到人——
機——環境的親和,除此之外,還應要求機器在使用壽命終止時,實現工程機械所有材料的循
環再利用。
工程機械產品的設計中遵循環境保護的原則是必要的,是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總策略要
求的。機械產品的設計考慮適應環境生態發展的要求,是一種機械產品設計理念的變革,是對
傳統設計的一種修正和補充。
研制環保工程機械產品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工程機械產品人性化設計的問題。工程機械產品多年來一直具有外形粗放的特點,
近年來工程機械的外觀更注重美學設計,車身的流線設計,達到了機器和環境的和諧。駕駛室
的優良視野,大大提高了機器作業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工程機械控制技術的電子化代表了當今
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多國外工程機械的產品采用微機控制技術,實現各種工況下自動判斷、控
制機器發動機的功率輸出,達到機器發動機的最佳功率匹配,減少發動機的燃油消耗,并自動
診斷機器狀態,可以提醒駕駛員及時修理機器,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狀態。工程機械產品的控制
和操縱更加趨向于人性化。
(2)工程機械產品所用材料的再循環利用問題。再循環利用的過程是指在工程機械產
品設計之初,就對產品的組成類型進行分析計算,考慮產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和再循環利
用性,并對零部件分類,確定其可再循環利用比率。在產品全壽命周期內,完成實現產品的再
循環利用,對可回收的零部件進行拆卸和清洗,并加以必要的修復,使零部件的尺寸和性能得
以恢復和重新利用。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工程機械的信息技術必將得到廣泛的使用。工程機械信息技
術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以及衛星定位技術對工程機械的運作狀態、位置及施工
進行監測,其主要有車載計算機及機械工作狀態檢測系統、衛星定位模塊(GPS)、無線數據
通訊系統和監控工中組成。
工程機械良好的控制性能和信息處理能力,主要是基于機械和液壓兩個方法性能的提高,
且主機具有良好的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和電液傳感技術。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實現對發動機
轉速、停車以及工作狀態等的自動控制。依靠電子及傳感元件反饋的信號,實現工程機械工作
過程的在線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分析。
工程機械信息技術的另一個優勢是體現在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上,它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
建立功能強大的工程機械維修服務體系,包括保修服務機械、產品技術數據庫和用戶檔案等。
通過網絡進行雙向交流,及時對設備故障現象及狀態檢測參數作出判斷,指出故障的起因、排
除方法、具體拆裝及調整步驟、所需的配件及應用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