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業面臨“三難”選擇
對能源行業來說,水是非常重要的商品,在油氣勘探開發方面尤為如此。劍橋能源研究協會和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發布了一份題為《干渴的能源:21世紀的水與能源》的報告,文中警告說“在未來世界很多地區,能源業分配到的水資源將十分緊張”。
劍橋能源研究協會主席、HIS公司執行副總裁丹尼爾·耶爾金說,這份報告描繪了與水相關的挑戰,以及來自能源、供水、工程和學術界知名權威人物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耶爾金指出,世界各地必須找到優化使用資源方案,“如何獲得水和解決用水緊張是地區性問題,水資源短缺對能源業的影響也是地區性的”。
對商業領袖和決策者來說,如何在限制碳排放的環境下優化利用水和能源顯得至關重要。與農業和其他“用水大戶”一道,能源公司將越來越多地應邀參與世界水資源管理。油氣勘探開發公司發現,在進行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鉆井時,自己比以前更多地卷入了與水相關的問題。
2008年1月,美國蒙大拿州聯邦法庭在一樁案件中裁定,當事人不能阻止在其農場上進行的煤層甲烷開發項目。同年8月,出于對地下水的嚴重關切,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查德森批準延長了在Calisteo盆地的生產禁令,現在新墨西哥石油天然氣協會已就此提起訴訟。
油氣勘探開發項目還將與城市和地區就安全和穩定飲用水供應發生沖突。世界經濟論壇高級主管及能源部主任克里斯托佛·弗雷說:“現在,水的重要性在考慮能源平衡問題時已經不容再被低估,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嚴重的水短缺。”能源安全、氣候變化都要考慮水的影響,未來如何優化選擇能源將成為一個“三難”問題。劍橋能源研究協會和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隨著社區和各地出臺法規支持保護飲用水供應,能源公司在蒙大拿和新墨西哥州遇到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
報告指出,在研究各經濟部門如何用水時,重要的是要區分水的提取量和水的消耗量。水的提取量是指從水源取走的總量,通常其中一部分又會返回水源,如發電廠的冷卻水。而水的消耗量是不會返回水資源的,對這兩者的測量很重要。水消耗量反映了一項經濟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但是對于生產運行來說,水資源的可提取量非常關鍵,即使這些水不是完全被消耗掉的。
農業是世界最大的用水大戶,占世界淡水提取量的70%,能源部門占世界淡水提取量的8%,但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可能會高達40%。相比之下,美國能源業的水消耗占5%,而農業占85%。一般情況下,長距離輸送水不具備經濟可行性,因此水資源優化問題應在地區內解決。
耶爾金表示:“能源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的同時,必須更有智慧地利用水資源。未來幾十年,尋找這三者的優化解決方案將是能源行業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