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海滄廢物原料進口總量占廈門檢區六成
feijiu網資訊平臺:5月5日,記者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前4月該局共檢驗檢疫進口廢物 原料1802批次,共31.32萬噸,價值1.06億美元,分別占廈門 口岸 的60.51%、45.82%和60.45%,占廈門檢區六成。
數據顯示,海滄口岸進口的廢物原料中以廢紙、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居多。今年前4月,廢紙累計進口642批 ,共21.12萬 噸 ,貨值0、36億美元;廢塑料累計進口899批,共8.54萬噸,貨值0.38億美元;廢有色金屬累計進口168批,共0.80萬噸,貨值0.15億美元。
進口、利用廢物原料是對我國資源不足的一種補充手段,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資料顯示,1噸廉價的廢紙可加工成0.8噸的新紙,相當于少砍伐17顆樹,同時減少了水污染和垃圾填埋空間。而一集裝箱當作廢物買回來的廢舊電纜可以獲得20多噸高品質的銅,按目前的市場價就是上百萬的價值。據估算,每年從海滄口岸進口的“ 洋垃圾 ”,經過科學處理,可重新為國家創造近百億元的財富。
作為回收利用的“ 洋垃圾 ”難免會夾雜一些對環境有害的物質。為強化進口廢物原料的監管工作,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為查驗部門配備了先進的檢測設備,如大型通道式車輛放射性監測系統和放射性檢測儀,并完善了 進口廢物 原料的風險管理和快速反應機制,有效的將有害物質阻擋在國門之外,促進洋垃圾 “干凈”進境,變廢為寶,重新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