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卡車欲借道白俄進入俄市場成效有待觀察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關系一直不錯,有段時間甚至磋商成立‘俄-白聯盟’。中國重卡企業希望‘借道’白俄羅斯實現重返俄羅斯市場的心愿。”希比利汽車出口(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祝景成對記者說。
- 瞄上白俄羅斯
最近,中國汽車國際巡展理事會與白俄羅斯工商會就明斯克汽車廠如何與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加強合作組織了一次對接洽談。
中國重汽進出口公司代表在會上表示,希望尋找合作伙伴,到白俄羅斯建廠。中國汽車與白俄羅斯汽車相比,技術水平、價格優勢明顯,性價比突出。因此,到白俄羅斯投資與明斯克汽車廠合作建廠,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據了解,到白俄羅斯建廠不單單是中國重汽一家的希望,北汽福田也有這樣的打算。2008年,北汽福田與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北京建合資廠,生產福田卡車及引進奔馳技術的發動機。雙方計劃共同擴展國際市場,其中包括到俄羅斯建廠。屆時,將采取開放的合作模式,希望有白俄羅斯的汽車企業加入合作。顯然,明斯克汽車廠是較理想的第三方合作伙伴。
中國重汽進出口公司的一位經理表示,進軍白俄羅斯具有戰略意義,既可以拓展東歐市場,也可以利用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系,適當避開俄羅斯對進口汽車征收的高額關稅。但目前還沒有與白俄羅斯汽車企業合作的具體步驟。
福田汽車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常瑞說,福田與白俄羅斯汽車企業合作的細節,目前不方便向媒體透露。他表示,盡管目前福田汽車進入俄羅斯市場遇到一些困難,但不會放棄俄羅斯市場,福田現已在俄羅斯注冊了銷售公司,正在按計劃搭建營銷網絡。
有業內人士分析,原蘇聯的汽車產業布局相對集中于俄羅斯境內。蘇聯解體后,原蘇聯的其他加盟共和國多數沒有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因此,對白俄羅斯而言,尋求與中國汽車企業合作,可以取得雙贏的結果。
- 成效有待觀察
去年10月10日,俄羅斯總理普京簽署2008年第745號政府令,對進口汽車KD件課以新的關稅,對汽車車身征收15%的關稅,每個車身不少于5000歐元。2008年11月14日開始實施的該項法令,對在俄羅斯組裝生產汽車的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設置了一道較高的門檻。
此外,俄羅斯從今年1月12日起的9個月內,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其中,外國新車以及3年以內的舊車進口稅調整為30%(原關稅為25%)。
“前者是針對KD件組裝,后者是針對整車。總之,俄羅斯政府當前正通過關稅手段限制進口汽車進入俄羅斯市場,以保護本國汽車產業。”祝景成對記者說。
進入本世紀以來,俄羅斯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俄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卡車需求增長,也刺激了卡車的生產和進口。據了解,中國卡車企業之所以對俄羅斯市場抱有很大希望,就是因為俄羅斯市場大,中國的產品具有競爭優勢。俄羅斯每年大約需要40萬輛卡車,國內生產只有30萬輛,有10萬輛需要進口。
“中國汽車企業對俄羅斯市場似乎缺乏長期發展戰略。剛進入俄市場時,是以小批量出口和‘新車變二手車’的方式,后來采取KD件組裝的方式。基本上沒有企業采取合資建廠的形式開發俄羅斯市場,對方一旦加強進口汽車管理、提升關稅,我們的企業就面臨很大困難,有的甚至退出俄羅斯市場。一些企業前期開發市場投入很多資源,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很可惜。”祝景成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