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摩托車產銷預計出現前降后升態勢
——2009年摩托車市場六大視點
2009年是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關鍵的一年,同時還是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的一年。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摩托車銷售將有所下降,預計全年總體呈現前降后升的發展態勢。
政策適時出臺有看點
在美國金融風暴迅猛襲來之時,我國政府高瞻遠矚,及時制訂了應對時局變化的“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指導方針,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應對危機的政策措施。其中,摩托車出口退稅率在兩個月內調整了兩次:2008年11月17日,從9%上調至11%;12月28日,又從11%上調至14%,共提高了5個百分點。
目前,摩托車行業三成以上企業面臨虧損,有的瀕臨破產或已經關門,多家企業和行業協會建言“調整摩托車購置稅”,重慶市國稅部門也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建議取消所有摩托車購置稅。目前,國家已出臺“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的政策,可以預期,摩托車將迎來政策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已經注意到摩托車行業的困境,正擬出手相援:在工信部牽頭的汽車業振興規劃中,已經提及“調整排量250毫升以下摩托車的消費稅”,預計將于2009年上半年推出;重慶市對出口汽車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機電等產品的重慶市內出口企業,將給予企業技改補助,同時還向國家稅務總局建議將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到2012年。摩托車已被商務部、財政部納入“家電下鄉”支農補貼范圍,于2月1日起實施補貼。眾多利好消息,加之石油和一些原材料價格的回落,無疑將為摩托車走出國門和闊步進入農村市場助一臂之力,為摩托車產業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機。
市場降中見升有亮點
雖然2008年出口市場增長趨緩,但這主要是反映了傳統市場和成熟市場的情況,而新興市場和潛在市場將成為企業開發和培育的重點。發展中國家市場容量比較穩定,消費需求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有增長空間。國內企業可通過出國辦廠,加強海外本土化運作,減少收匯風險,加大其競爭優勢。一些外向型企業已經或正在轉向發力挖掘國內市場,增大內銷比例,以圖“堤外損失堤內補”,取得新的突破和作為。近年來,國家對縣以下公路,尤其是鄉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改善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適宜于農村、以運載為主的150ml排量以上摩托車大有“用武之地”,三輪車需求潛力更大;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將有更多的消費者進入摩托車的休閑、娛樂、時尚運動等消費行列。
行業壓庫促銷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