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玩具低價時代將終結
國外不斷冒出綠色壁壘,國內勞動力缺乏,而不得不提高員工工資,已成為中國塑料玩具企業面臨的兩大難題。業界人士最近認為,中國塑料玩具企業長期依靠低價競爭的時代即將終結。
中國玩具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不斷提升的環保、安全等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玩具出口的門檻,也使企業成本相應增加。深圳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說。這些綠色壁壘包括:歐盟制定發布的綠色雙指令規定,包括玩具在內的十類機電產品出口歐盟將被額外征收垃圾處理費,且產品不能含鉛、汞、鎘、六價鉻、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聯苯六種有害物質;依據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際玩具協會商業行為守則》(ICTI認證),美國和英國玩具協會要求會員從2006年開始,只能向通過國際玩具理事會商業運作規范認證的供應商采購玩具;預計于2006年末正式生效的歐盟REACH法規,要求玩具企業提供相關產品化學品的檢測證明,并對其安全性承擔責任。
這些法規將化學品注冊、評估、認證等一系列費用轉嫁到玩具制造企業,而且多數針對塑料玩具添加劑,無形中提高了塑料玩具及配件企業出口成本,讓本已微利的塑料玩具企業雪上加霜。深圳知名玩具公司永勤有限公司品質部總監李麗薇介紹,實施這些新標準后,企業在原料、生產設備和管理三方面的成本將大幅提高約30%。
另外,塑料玩具屬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目前的用工荒對塑料玩具企業生產造成了影響,去年底廣東省缺少50多萬工人,福建、浙江缺少30萬工人。勞動力短缺,刺激一些塑料玩具企業紛紛提高雇員待遇,以獎金和福利為條件招募更多熟練工人,加大了企業成本。
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玩具生產國,但多以加工貿易為主,以低價取勝,成本的提升將可能直接導致出口玩具的國際競爭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