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變電制造業要從三方面抓住發展機遇
針對我國輸變電行業的發展前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建議,輸變電制造企業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抓住機遇。
一、搶占技術制高點。國內各主要輸變電企業目前任務雖然飽滿,但不如發電設備企業火爆,這與輸變電企業相對分散有關。在與外商的競爭中,內資輸變電企業還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尤其在高端產品上,很多用戶對內資輸變電企業不放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千方百計突破“首臺”、“首套”等業績關,積極參與高端產品競爭,搶占制高點。
二、不要盲目進行外延式擴張。輸變電企業要做到越是任務飽滿,越要做好服務。長遠看,中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前景光明,但局部的、暫時的市場起伏波動也是難以避免。近年來,發電設備需求爆炸性增長有其一定的特殊原因。原因之一就是“九五”期間對未來的電力需求發展估計不足,放慢了電力建設速度,形成了歷史欠賬;第二是電力體制改革激發了各大電力公司電源建設熱情。從而現在不僅要還舊賬,而且可能因建設熱情過高而有點提前消耗未來的需求。作為設備制造業,既要抓住機遇,也要多一點危機意識,不要在市場降溫時措手不及。在當前尤其是產能的擴張上有必要冷靜一些,在對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要更珍惜一些。
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發展主動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機械工業的產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以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為例,以前電纜行業的沈陽、上海兩大巨頭早已經光輝不再,開關行業的五大開關多數也失去風光,變壓器行業的沈(陽)、保(定)、西(安)三大國有企業唱主角的局面也為多個外資、民營企業共同參與的格局所取代。這種巨大變化的原因在于體制、機制和技術的創新。在目前市場需求正旺的時刻,產品不管好壞、企業不管強弱,大家日子都過得去,一些矛盾被掩蓋住了;當需求緊縮時,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和落后產品肯定要首先遭到淘汰。因此,千萬百計培育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掌握發展主導權已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