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保護產品專利成企業價格拉鋸戰制勝法寶
與很多參展企業不一樣,上海浦萊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浦萊升”)在第107屆廣交會上的展位不是開放式而是半封閉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到自己的產品設計。從廣交會上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注重保護產品專利設計,并將其作為向客戶漲價的籌碼。
浦萊升總經理李靜說:“曾經出現過在廣交會展出新設計的禮品后,很快就被一些同行仿造,并以更低的價格來爭奪客戶,因此吃一塹長一智,半封閉的展位裝修相對可以擋住部分抄襲者。”
據李靜反映,該企業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長20%左右,主要是國際采購商在圣誕節銷售完禮品后補充庫存,最近下單又開始不大活躍,國際禮品市場并沒有明顯復蘇,一些采購商甚至還壓價。而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在不斷上漲,僅棉紗上漲幅度就超過10%,對利潤本來就比較微薄的禮品企業沖擊很大,計劃在今年內漲價5%~10%,但在外需不穩定的情況下漲價非常艱難,新設計的產品是老客戶接受漲價的唯一理由。
沈陽明輝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懷明也談到,正在與客戶展開價格拉鋸戰。目前該企業投入研發經費占到總銷售額20%,新產品在金融危機中對穩住歐美客戶發揮到很大作用,這屆廣交會又帶來不少新產品,能否議價成功就靠這些,在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肯定要調高報價,估計客戶在廣交會走一圈后沒有找到類似禮品后,最終還是會接受漲價。
正在進行的廣交會第二期主要展出“日用消費品類”、“禮品類”、“家居裝飾類”等三大商品種類,與非剛性需求的禮品相比,日用消費品的訂單情況稍為樂觀些。不過,海外采購商并非隨意接受漲價,要看產品的設計以及功能等能否令他們動心。
一把新添抗菌以及清除香口膠等功能的掃把,出口價就高達8歐元左右,進入歐洲終端銷售后可賣到20多歐元,廣東明朗生活用品制造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朗表示,通過加強設計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溢價10%,向來注重產品質量和功能的歐洲客戶基本能接受漲價,而東南亞部分終端客戶也能接受,其中一位印尼客戶未還價就下了10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這次的掃把、抹布等生活用品整體訂單情況還可以,但美國客戶對產品價格比較敏感,雖然訂單量很大,但給的價格不高,鑒于匯率風險,該企業未與其簽全年的合同,主動放棄掉一些長單。
陳朗還談到,盡管不斷研發設計的新產品很少被仿造,但投入成本很高,一款產品僅開發模具就要投入幾十萬元,因此消化成本不能僅靠產品漲價,他還在探索能否建立起讓客戶分擔部分模具開發費用參與到生產流程的商業模式。
經歷金融危機后,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靠低價競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而努力打造品牌以及提升自主設計、研發等。在本屆廣交會上,商務部也在大力鼓勵企業轉變外貿出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