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空調制冷新方案
中國紡織廠以往采用天然地下水作冷源,但如果無限地抽取,地下水源便會枯竭。目前,國家已命令禁止開采地下水,實行封井措施,因此研討人工制冷技術已是大勢所趨。本文根據生產實踐,介紹兩種實用有效的制冷新技術。
紡織廠裝機容量大,因而機器發熱量大;紡織業又屬勞動密集型行業,值車工多,人體發熱量也大。根據中國國家勞保規定,紡織廠車間溫度超過人體溫度便要停產,因此紡織廠必需尋找冷源以控制車間溫度。
蒸噴制冷技術
蒸汽噴射制冷是近代紡織工業中的一項新型制冷技術,它將空調洗滌室回水經蒸噴制成15°C~17°C(接近深井水的機器露點溫度)的冷凍水,以代替深井水供空調洗滌室使用。工廠實際使用證明,1.5萬紗錠的車間采用了Ⅲ7-3C-15L型蒸噴制冷機(大氣式)後,每小時可節約150噸地下水,每年按實際運行4個月計算,則可以節約43萬噸地下水。
蒸噴制冷工作流程
蒸噴制冷機將從鍋爐房送出來的工作蒸汽經噴嘴處絕熱膨脹後,在噴嘴出口處的氣流速度達1000~1200米/秒以上(超立速),由於高速蒸汽的引射作用,蒸發器中的蒸汽不斷被氣流帶走,蒸發器中的液態水在低溫下開始沸騰。
空調回水進入蒸發器溫度(即制冷水的進水溫度)通常高於蒸發器下的飽和溫度,液態水汽化時吸收熱量,這就使未汽化水的溫度降低,成為冷凍水送至空調室代替深井水作為冷源使用。汽化後的冷蒸汽不斷被高速氣流帶走,使蒸發器內經常維持一定的真空度;被吸入室噴嘴帶走的冷蒸汽經擴壓器後進入冷凝器,經淋水板噴淋後,作為冷卻水輸出并繼續使用,多馀冷蒸汽則進入輔助噴射器,作輔助噴射使用。
為節省占地,可把冷卻塔和冷卻水池置於泵房屋頂上,把蒸發器放在冷凝器上面,盛水倉放在下面,積儲主冷凝器出來的冷卻水,形成工字形(立式)蒸噴。
一般空調回水通過冷卻塔中冷卻水冷卻後水溫可降低4°C左右,這樣可以使蒸噴制冷機的蒸汽消耗量節省四分之一,經冷卻塔的空調回水進入蒸發器後制冷成冷凍水,可代替深井水供空調洗滌室使用。
冷卻塔設計應提高冷卻效率、增大淋水密度、縮小體積和簡化結構。為了提高冷卻效率,一般用鼓風式機械通風。經研究對比發現,玻璃鋼式冷卻塔內部的散熱材料以點波式最好,斜坡次之,蜂窩第三。若采用散熱材料可使面積增長系數達到1.25~1.60,即增加了熱交換效率,塔體又顯著減小,這樣可以節電、節汽和節水。
蒸汽兩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
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主要利用溴化鋰作為制冷劑進行制冷,溴化鋰濃度越高,制冷能力越強。溴化鋰水溶液常溫下強烈地吸收水蒸汽,高溫下又將吸收的水份釋放出來,使溴化鋰濃度增加,從而提高制冷能力。
3XZⅡ-150C型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高壓發生器單獨組成一個筒體,上部是擋液裝置和汽泡,下部是由傳熱管、低壓發生器與冷凝器組成的另一個筒體。組合筒體的上部為冷凝器,下部為低壓發生器。在這2個筒體的下面是蒸發?吸收器,筒體內除了傳熱管外,還設有由噴嘴和噴淋管組成的噴淋裝置等;高、低溫熱交換器和凝水回熱器為方形管殼式熱交換器,安裝在機組底部,用於提高制冷循環的熱效率。為防止溴化鋰泄漏,高壓發生器、低壓發生器和蒸發?吸收器三個筒體放置在一個大筒體內。
5000公斤、濃度為50%的溴化鋰溶液經循環後,由發生器分別泵輸送至高溫熱交換器、低溫熱交換器及凝水回熱器,升溫後進入高、低壓發生器。在高壓發生器中,稀溶液被傳熱管的蒸汽加熱,產生制冷蒸汽,溶液的溫度和濃度升高;在低壓發生器中的稀溶液被來自高壓發生器中的制冷蒸汽加熱,同樣產生制冷蒸汽,使溴化鋰溶液被濃縮。高壓發生器的制冷蒸汽經低壓發生器放出熱量後,凝結成冷劑水,經過冷器、U形管、節流閥後,壓力降低進入冷凝器,與低壓發生器產生的制冷蒸汽一起,被冷凝器管內流動的冷卻水所冷卻,積聚在冷凝器水盆內;冷凝器中的冷劑水經U形管節流後進入蒸發器,由於壓力驟降,進入蒸發器的冷劑水有部分閃發,其他大部分冷劑水則由蒸發器泵輸送,噴淋在蒸發器的管簇上,吸取在管內流動的冷媒水的熱而蒸發,冷媒水溫度被降低,從而達到制冷。
另一方面,由高、低壓發生器出來的濃溶液分別經高、低溫熱交換器後進入吸收器,與其中的稀溶液混合,由吸收器泵輸送,噴淋在吸收器管簇上,因而被冷卻。噴淋溶液吸收制冷蒸汽後濃度降低,再由發生器泵送往高、低壓發生器,以提高濃度。蒸發器中不斷輸出低溫冷凍水,作為冷源代替深井水,供空調降溫使用。
二種制冷設備性能對比
雙效溴化鋰制冷機耗電少,對蒸汽品質要求不高,可大幅度節能,熱效率高,且運行費用低。但溴化鋰腐蝕性較大,隨?容器內真空度的提高腐蝕性亦趨緩和,保持容器的高真空度是保證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能持續正常運轉的關鍵,實用證明,機組內的真空度應不低於758mmHg。
溴化鋰制冷機三個筒體內的傳熱管選用經鈍化處理的紫銅管,可提高熱效果和耐腐性。為防止溴化鋰溶液或氣體泄漏,可把三個筒體密封在一個大筒體內,此外采用經鈍化處理的紫銅管也可以防止泄漏。
總之,溴化鋰機組操作方便,對外界條件變化適應性強,從實際運轉中發現,在加熱蒸汽2~7公斤/?米2、冷卻水進口溫度25°C~40°C和冷凍水出水溫度為10°C~18°C的寬廣?圍內均能穩定運轉。
每100萬千卡/時制冷標準時的經濟指標對比(幣值單位:人民幣)
蒸噴制冷設備屬中間型節能制冷機組,為解決絕熱膨脹問題,所用蒸汽應為乾蒸汽,因而不要求有防腐蝕特性,無需定期用壓縮空氣或酸液疏通管道,無堵塞,也無需防止泄漏。
應用技巧
Ⅲ8-DZP/220-150T型蒸噴制冷試驗證明,當制取10°C的冷凍水時,制冷量為160萬KCal/h,制取15°C冷凍水時制冷量可增加到220萬KCal/h。可見,冷凍水溫度差5°C,制冷量則差60萬KCal/h,所以從節能觀點看冷凍水溫度并不是越低越好,應根據工藝對車間溫濕度要求和室外空氣濕球溫度的高低,選用溫度稍偏高的冷凍水,一般認為室外空氣濕球溫度與冷凍水溫差應選用在5°C~10°C之間。冷凍水溫度在15°C~17°C時冷卻系數高,冷卻效果好,且消耗能量少。
在同一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下,工作蒸汽壓力高時主噴嘴出口處的工作蒸汽速度亦快。在同一壓縮比值下,每1公斤工作蒸汽從蒸發器中帶走的冷蒸汽量增加,制冷量也增加,制冷效果也越好,耗汽越省。制冷量以工作蒸汽壓力在7~8kg/cm2間中最好,溴化鋰制冷機則選用6kg/cm2最佳。
兩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中,根據稀溶液出吸收器後的循環方式可分為分流和串流兩種基本流程,分流式即吸收器出口的稀溶液分別進入高、低壓發生器,串流則是循序經過高、低壓發生器。采用了稀溶液在低溫熱交換器前分流的方式,與稀溶液經低溫熱交器升溫後分流相比,不僅縮小了結構尺寸,而且還增大了高、低壓發生器的放汽?圍,解決了溶液控制閥的問題,使機組具有較高的熱力系數和較低的運轉費用。
3XZⅡ-150C溴化鋰機組添加辛醇後制冷量可提高15%左右,但溶液中的辛醇容易與制冷蒸汽一起進入過冷器、冷凝器和蒸發器,進而漂浮在冷劑水的表面,降低溶液中的辛醇含量,影響制冷效果,該問題仍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