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企業發展趨勢(六)
競爭無處不在
紙箱包裝企業總體上對于技術和資金投入的要求不高,導致紙箱企業遍地開花。隨著重復投資情況的加劇,產線上馬過多、產能嚴重過剩,不管是新加入的競爭者還是原來如魚得水的先入者,在這種情況下都將面臨嚴酷的市場競爭。
紙箱行業中的一些企業在經過了“黃金時代”的原始積累階段后進入了擴張期,其典型表現為:橫向一體化主要是通過收購重組進行規模擴張縱向一體化則是企業向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延伸,紙箱企業辦造紙廠、進行林業開發或者造紙廠辦紙箱廠都是縱向一體化的表現。實施一體化擴張的企業產生的規模優勢會給同行企業造成很大的威脅,特別對于紙箱這種區域性很強的行業來說,這種影響更加明顯。
“替代品威脅論”對于瓦楞紙箱行業目前的發展來說可能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印刷包裝產品從運輸包裝向銷售包裝,從高克重向低克重、高強度發展,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替代。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擁有先進彩印設備和先進的生產工藝的紙箱廠就遠比設備陳舊的紙箱廠更有競爭力,會在很大程度上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
而目前,來自產業鏈的影響迫使瓦楞紙箱處于“腹背受敵”,夾縫中求生存的境地。“牽一發而動全身”:紙張價格上漲,客戶要求越來越挑剔;供應商和客戶的力量占據強勢地位,對紙箱企業形成擠壓——很多紙箱企業日子也不好過。
提升競爭力之路
“四面楚歌”下,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對于每一家紙箱企業來說都是目前的首要任務。企業競爭力的實質就是企業有效使用生產要素的能力,只有當企業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好地使用生產要素完成某項工作時,企業才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企業如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競爭優勢,獲得穩定的超額利潤,就能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任憑風吹浪打,立于不敗之地。說白了,企業競爭力就是持續地用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或者用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除了現在比別人強,還要不斷比別人強,這就是競爭力。
紙箱行業要在“低成本、高質量”兩根指揮棒的指引下,“先發制人”,提高企業競爭力。
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和尖端的科學技術鑄造產品優勢。購置高精度、高速度、自動化的高檔設備,其生產能力和品質絕對是落后、破舊、遲鈍的生產設備望塵莫及的。正如古語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然,隨著眾多紙箱廠在設備水平上的快速跟進,對于某些同等設備水平的紙箱企業來說,優勢不再突出。紛紛上馬高產能設備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在現在看來或許更大,這種做法形成了“產能嚴重過剩”的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仿佛擺脫不掉的循環怪圈。
建立信息化生產和管理系統形成快速反應高效運作的運營能力。目前的紙箱市場是買方主導市場,大部分的紙箱包裝生產企業處于一種“以銷定產”經營模式當中,而不是以產量來定銷售。客戶對信息反饋的速度要求更高更快,紙箱企業不僅要有信息快速反應能力,還要有及時的應變能力。所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建立及快捷的信息反饋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絕大部分有能力建立起信息化體系的紙箱企業在最近的幾年間都建立起了信息化系統。而如何發揮其作用,做到不同于別人、強于別人,仍然是紙箱企業還在思考的問題。
獲得科學化的管理體系的認證。隨著瓦楞紙箱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用戶對紙箱企業的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紙箱企業對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科學化的管理體系正在行業內得到普及。瓦楞紙箱行業比較常用的管理體系是質量管理體系lS09OOl,環境管理體系【S014001和職業安全與健康體系0HSA18001。許多企業抓住認證契機的同時,強化企業質量各方面的管理和設施的完善,對于提高其生產和管理水平有顯著的幫助,同時擴大了其潛在客戶群的范圍。
設備改造和工藝改進。在一輪新設備上馬流行之后,緊接著改造技術開始觸動紙箱企業的神經。改造技術既能節省資金,不影響生產,還能結合紙箱廠自家的需要進行設備改造和工藝改進。它不但可以在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產品質量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也能在節省原材料、節約能源等看似細微之處“擠出黃金”。目前,這一措施已經是紙箱行業“挖潛”的主要方向之一。
新思路將帶來新契機
在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幾大措施下,一些細節也成為紙箱企業提升其競爭力,避開同質化競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在某一專業領域作專,在快速即時滿足客戶要求上作出特色;在印刷質量上取勝;在盒型設計上奪取客戶”芳心“;開發瓦楞延展制品;快速占領微細瓦楞市場……我們將看到專業化、獨特化的發展思路會帶來瓦楞紙箱行業發展的新契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東南亞紙箱廠成本控制案例
成功的技術定位
技術定位就是紙箱企業定下的一個基本方向,專業做某一類型的客戶和產品。紙箱企業要明確自己的成本和利潤情況,要了解不同的客戶和不同的產品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對機器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在市場變化的進程中,紙箱企業只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把企業內部的管理理順,爭取穩定的客戶,獲得一定的利潤是可以預見的,比如新加坡某一紙箱企業,原先生產的產品種類雖然很多,但是企業效益不佳。隨后企業重新進行了技術定位,原紙消耗量降了40%,對于一般的企業來說,原紙消耗降低就意味著企業的訂單下降,會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生存,但是這家紙箱企業不但沒有面臨這樣的問題,而是通過做小批量的產品、異型箱、超市用展示架等獲得了企業發展的新契機。這家紙箱企業還因地制宜開始生產七層瓦楞紙箱,因為新加坡是重要的空運基地,很多產品逐漸用強度高、份量輕的紙箱包裝,占領這個新領域為公司帶來了實質性的利潤。雖然公司每月的原紙消耗量從原來的1500噸降到了800噸,每天的生產時間縮短到8個/小時,而且也丟失了一些原有的客戶,但是公司的實際銷售收入卻比原來要高出許多。可見在市場的變化發展進程中,只要準確的市場定位,理順企業內部的管理秩序,擁有一定的利潤和穩定的客戶,企業一定可以在小領域內謀求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