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裝備制造成為各地“十一五”熱門產業
化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各省區‘十一五’規劃中的熱門產業,95%的省區規劃了石油化工發展目標。
根據國民經濟的需要,從去年11月下旬開始,各省區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先后出臺。而可以容納各種產業優勢,特別是具有循環經濟載體優勢的石油化工產業成為各地規劃的著力點。
根據《廣東省石化工業2005-2010年發展規劃》,‘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將投資1800億元,建設5個石化基地,新建或擴建5個煉油項目、5個乙烯項目以及一大批下游化工項目。到2010年,全省石化工業總產值將達到7300億元,年均增長20%。
具有得天獨厚煤炭資源優勢的山西省將競逐全國煤化工行業榜首之位。《山西省化學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山西省焦炭企業將改變‘只焦不化’的現狀,將投資870億元發展煤化工產業。預計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化工行業將新增銷售收入800億元,新增利稅190億元。
內蒙古‘十一五’規劃將全力推進煤化工、煤液化、煤轉油項目建設。到2010年,化工產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其中煤化工750億元。
河南省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將建設5大煤化工產業基地,煤化工規劃項目72個。到2010年,煤化工產業煤炭轉化能力將由2004年的800萬噸提高到1900萬噸,銷售收入由2004年的110億元增加到600億元。
來自于《領導決策信息》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在已發布‘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的21個省市區中,有20個省市區規劃了石化、精細化工、鹽化工、綜合化工、煤化工等產業發展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布局趨同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化工產業將會獲得更多發展機遇,憂的是由此產生資源、能源、環境的壓力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