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成為全球最大“煤代油”市場
巨大的需求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機會。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倪維斗介紹,到2020年,我國對煤氣化爐的需求量將達到2250套。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氣化市場,也將成為全球能源化工領域大大小小的技術公司同臺競技的大舞臺。
有關調查顯示,截至目前,在我國正要準備中試和已經工業化應用的國內外煤氣化技術有13種,其中國外技術有4種,國內技術9種,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煤氣化技術應用種類最多的國家。從應用情況看,國外技術中,美國GE公司的水煤漿氣化工藝(原德士古水煤漿氣化工藝)進入中國推廣較早,應用企業最多;荷蘭殼牌、德國GSP煤氣化技術進入中國較晚,但也分別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其中殼牌技術目前已經在國內授權20多家公司運用。
據業內有關專家介紹,我國龐大的煤氣化技術應用市場還將吸引更多的國外技術進入。美國的U-gas氣化工藝、德國的加壓K-T法也將進入國內建設示范裝置,參與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煤氣化技術市場的競爭。從應用情況來看,應用者都是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中國石化、中國神華、兗煤集團這樣的大企業都在運用國外技術。不過,煤氣化技術在我國大型煤化工項目中的應用尚未形成規模。
與此同時,國內自主知識產權氣化技術近年來也發展迅速,大有后來居上之勢。記者在網上隨便輸入“煤氣化技術”,就可以發現很多推銷和轉讓煤氣化技術的公司網站。不過,由于國內公司在市場上的名氣不大,相當多的公司并不為外界所知。并且在規模方面,中國的煤代油技術大多屬于萬噸級左右的中小規模,在更大規模的煤氣化裝置方面不具優勢。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應用較廣的本土技術是由華東理工大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天辰化學工程公司共同研發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自2005年7月21日示范裝置在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一次開車成功以來,不到兩年迅速推廣到12家企業。此外,知名的煤氣化技術還包括北京航天萬源泉航天煤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HT-L氣化技術示范裝置、西安熱工院研制的兩段式干煤粉加壓氣化爐示范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