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降污術”變廢為寶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園區以市場化運作方式,采用神奇“降污術”——獲得國家專利技術的硅藻精土處理污水技術處理工業污水。處理后的水質能夠穩定在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經過消毒后,這些水還能用作農田灌溉、綠化、工業用水。昨天下午,濱海園區硅藻精土污水處理工程現場會上,我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目睹了硅藻化腐朽為神奇的全過程。
從2003年下半年至今,濱海園區內已有70余家企業投產或試生產,日排綜合污水總計約1.5萬噸,到今年年底,該區105家企業將全部開工生產及安心小區投入使用,預計日污水排放量達5萬噸。總設計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濱海園區污水處理廠,于去年11月完成一期工程,目前日處理能力為2萬噸,日處理能力達3萬噸的二期工程將于今年底完工。
由于園區內產生的污水為工業廢水,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污水中含有較高的有機污染。去年2月開始,園區建設了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污水應急處理站,采用先進的硅藻精土處理污水技術,將園區內生產廢水納入集中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在硅藻精土處理的基礎上,再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對含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率達90%以上,經復合工藝處理后出水標準達到國家一級A類標準。
■相關鏈接
硅藻精土處理劑由不導電的非晶體二氧化硅的硅藻殼體和超導的納米微孔組成,在水處理過程中,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細微和超細微的物質吸附到硅藻表面,形成鏈式結構并快速下沉與水體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