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型機械行業經濟效益指標不斷好轉
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三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近日在廣西桂林市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我
國重型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從總體來說是好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不斷好轉。
從生產經營情況來看,重機工業的總產值2002年1~10月為644.5億元,同比增長22.7%,預
計全年為750億元,同比增長22%左右。其中新產品產值2002年1~10月為110.5億元,同比增長
27%,預計全年為120億元,同比增長18%。重機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2002年1~10月為627億元,
同比增長27.3%,預計全年為740億元,同比增長22%左右。重機行業主要產品進出口情況:
2002年1~9月累計進出口總額41.55億美元,其中出口14.95億美元,進口26.6億美元。
從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來看,1~10月為22.7億元,同比增加了10.1億元。企業虧損面
2001年為32.1%,2002年1~10月為32.8%;虧損企業虧損額2001年為13.3億元,比上年減虧1.8
億元,2002年1~10月虧損額為10.7億元,又同比減少了1.4億元。可以說,重機行業的發展勢
頭很猛。
在分析行業運行特點及好轉原因時,中國重機協會理事長汪建業認為,近兩年,重機行業
經濟運行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行業工業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主要產品產量增長幅度較大,總體增長幅度都在20%
以上。
--產品進口幅度大于產品出口幅度。2002年1~9月產品進口總價值量是出口總價值量的
178%。
--貨款拖欠現象仍十分嚴重。2002年1~10月重機行業應收賬款凈值達208.6億元,同比增
長了8.9%。
汪建業認為,行業經濟運行穩步好轉的原因有三:
--國家為擴大內需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了重型機械行業經濟穩步增長。
--西部大開發項目的啟動和實施,使重型機械產品的需求量明顯增加。
--重機行業眾多企業在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大潮中,深化了企業的改革、改制和改組,加強
了自身管理和技術改造,在與國內外企業的競爭中提高了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在展望明年發展前景時汪建業說,根據協會對相關產業進行的調研表明,2003年重機行業
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發展前景繼續看好。相關利好因素和影響重機的相關產業發展
趨勢為:
物流運輸是國家支持發展的行業,最近兩年發展速度較快,由于私用車購買力加強,經濟
適用型轎車市場逐步升溫,停車設備也會有較大發展,這些將帶動重機工業的起重運輸設備制
造業的發展,預計2003年仍將以15%的速度增長。
根據國家執行煤礦關小和發展大型煤礦的政策,大型煤礦的技術改造是2003年和2004年的
主要方向,這樣必然會推動重型機械工業的礦山設備制造行業的發展,將帶動礦山設備2003年
的工業產值以10%的速度增長。
據了解,我國冶金工業2002年的鋼產量可達1.85億噸左右,2003年市場需求將達到2億
噸,這將繼續促進冶金工業的技術改造,進一步帶動冶金設備制造行業的發展,預計2003年工
業總產值將有10%的增長。
綜上所述,預測2003年我國重型機械工業總產值(不變價)約為8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為
14%左右,市場前景十分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