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動車及零配件展覽會展示綠色主題
2010年3月9日至10日,中國黃巖國際電動車及零配件展覽會熱熱鬧鬧地在浙江臺州市舉辦。展會期間,召開了“新能源與城市交通發展高層論壇”,舉行了“中國電動自行及零部件產業基地”簽約儀式,電動車行業相關企業還聯合發表了低碳發展宣言。此次大型展會不僅受到業內關注,更是吸引了相關政府部門、學界以及媒體的參與。
此次是黃巖舉辦的第七屆展會,一位多次參加黃巖電動車展覽會的記者評價說,與以往相比,這次展會記者“有事情做了”。此次展會之所以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不僅僅由于展會活動內容豐富,而是因為此次展會所傳遞出的信息昭示著電動自行車行業正把“綠色”、“創新”作為自身發展的方向。
自稱為“草根”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在飽受爭議中走過了10年發展之路。近些年中國自行車行業遭遇很大困難,生產量及出口量都大幅下滑,尤以2009年下滑趨勢最為嚴重,而同期電動自行車的表現卻非常出色。據統計,2009年產銷量超過2300萬輛,同比增長8%以上。雖然一直處于“非主流”的地位,但一個坐擁1.2萬億市場保有量的行業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用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的話說,市場需要,老百姓離不開。去年圍繞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內容以及修訂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不同聲音交鋒激烈,正說明這個行業的發展,不僅受到管理部門的重視,也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點。
在3月9日下午舉行的“新能源與城市交通發展高層論壇”上,兩位中科院院士力挺電動自行車。何祚庥院士說,現在需要大講特講電動自行車的優點,電動自行車不僅是綠色、環保、節能,而且對緩解交通擁堵還有貢獻。周干峙院士認為,電動自行車的發展面臨非常好的機遇,很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得多。電動自行車是未來城市交通的一大需求,一大趨勢和一大市場。歐洲一些國家現在居民利用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出行比例已經接近70%,甚至80%,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一些學者從另外的角度發表了看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張小沖認為,城市交通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也需要蘊含新技術的交通工具,同時還需要城市居民培養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和出行習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建議,把包括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在內的所有陸地行駛電動車作為一個大產業來發展、管理、開拓、培育,希望中國電動車能夠在全球的新技術革命當中獨占鰲頭。
針對社會上一些有關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的質疑,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教授劉東根用數據說明,電動自行車的萬車死亡率、受傷率都遠遠低于自行車和摩托車。浙江綠源集團董事長倪捷呼吁,高度重視研究中國特色的交通二元化模式問題。立足于中國的現實,從能源效能的角度,目前最好的方式是用電動兩輪車去補充汽車交通。清華大學教授馬貴龍論述了中國電動自行車的創新之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中寧、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崇舜、浙江省自行車行業協會理事長張順榮等則就低碳經濟和綠色出行各抒己見。
與專家們的觀點相呼應,相關企業在論壇上發表了低碳發展宣言,承諾以實際行動聯合起來,共同打造綠色產業,發展低碳經濟,共創低碳中國。此舉表明了自去年12月國家標準委做出暫緩實施4項國標中涉及電動輕便摩托車內容的決定之后,電動自行車行業正以此為契機轉變行業發展模式。在這方面,黃巖也希望成為一個好的樣本。臺州黃巖區是國內最早進行電動自行車整車生產的區域之一,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電動自行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被稱作“業界人士觀察市場的重要風向標之一”。目前,黃巖的配件約占全國40%以上的市場份額,電動車工業設計開發份額占全國總量的80%,豪華塑件占全國總量的60%,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占全國總量的45%。因此,黃巖的一舉一動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為使當地的這一主導產業健康發展,黃巖制定了《電動自行車級零部件產業規劃》(2009-2015年),旨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對品牌創建、自主創新、品質提升、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黃巖區區長徐亦平在“中國電動自行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簽約儀式上保證:“3年后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