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刀具企業需改變策略打進國際市場
大家是否注意到上面一個名稱的變化?“高檔刀具”改稱為“高性能刀具”。以往我們習慣地把與高檔刀具相對的那部分刀具稱作低檔刀具。一高一低兩種叫法無意中混淆了刀具的性能和質量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還不知覺地把低檔刀具混同于劣質產品。舉個通俗的例子,轎車雖“高檔”但也會有劣質品,自行車雖“低檔”其中也有名牌和精品。建議可否把用于高速切削、高效切削、重切削、干切削等的高性能高技術含量刀具稱作“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刀具”,其他刀具則可稱作“普通刀具”。高性能刀具和普通刀具都可以做成精品,各有自己的特定的應用領域。
我們為普通刀具正了名,還應該著力打造普通刀具的精品。近幾年來出口民用麻花鉆的問題倍受各方面關注,不光批評其產品質量,還指出其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無序競爭的諸多弊端。對其從政策上給以各種限制,制訂了新的材料標準,降低了出口退稅率等等。總之是批評得多,想限制卻又限制不住。為什么?市場有巨大的需求。發達國家的家庭里常備有不止一套鉆頭,花一二十美元買一套好鉆頭也是人們在所不惜的,DIY(Do it yourself)也用不著硬質合金的高性能鉆頭。前兩年有人統計過全球DIY市場高速鋼麻花鉆的年銷售量約為300億元人民幣。
國外品牌鉆頭的價格比國產鉆頭高得多,我們應該改限制為提升,轉變低成本競爭的策略制造精品鉆頭打進國際市場。
當大家的眼光都盯著高性能刀具,或者去爭奪國內普通刀具市場時,就有企業逆向思維把產品定位于DIY精品鉆頭(普通刀具)、把市場目標定位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做這種選擇要有實力和勇氣,雖有風險卻真不失為一種大膽而有眼光的選擇。他們在困難的經濟環境中沉得住氣、堅持投入,以技術開發優勢與國外優勢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借ISO9001認證和供應商資格認證的機會學習和借鑒先進的企業文化,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期望以他們的戰略眼光和實際行動在這場實力與意志的博弈中沖出一條路來。
金融風暴仍未見底。我們的刀具企業都在思索在拼搏。無論是做高性能刀具還是普通刀具,也無論是開拓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有一條是不變的:那就是堅定精品戰略,加強技術和產品開發,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建設優良的企業文化。還是那句話:刀具行業的洗牌或不可避免。有實力、有決心、戰略正確、努力拼搏者或能取得最后的勝利。相信經過金融風暴的洗禮,中國刀具行業的整體素質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在強手如林的國際國內刀具市場上占據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