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推動半導體產業成本壓力波及設備廠商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臺積電的新任CEO蔡力行(Rick Tsai)警告說,半導體產業在向成本敏感型產業過渡,而且斤斤計較的消費市場正在成為該產業新的增長動力,在此之際,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供應商必須盡力降低成本和提高靈活性。
蔡力行日前對一群設備制造商表示,他們必須改善生產力,以滿足消費電子銷售推動未來芯片產業增長的新現實。過去推動半導體產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是面向企業客戶的PC銷售。
“數字消費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變化非常迅速和波動非常大。”蔡力行在SEMI-Taiwan年度貿易展上表示。“當美國來的人告訴我,他們花30美元就能買一臺DVD,我經常感到很震驚,差點心臟病發作。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Tsai列舉了許多下游供應鏈價格壓力增大的例子,最后的結論是晶圓代工廠商和IDM將對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施加更大的壓力,促使它們降低成本。
為了滿足成本敏感市場的需求,Tsai提到了亞洲的設備“本地化定制”的趨勢。最先是日本進入設備領域,其后是韓國,中國臺灣也進行了嘗試,目前是中國大陸希望成為低成本設備提供商。
然而,除了日本以外,亞洲并沒有在設備領域取得多少成功,特別是先進技術產品上。Aviza Technology的總裁兼CEO Jerry Cutini表示,由于勞動力成本在設備領域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擔心設備制造會大量向亞洲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