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助推銅價亢奮走高
受國慶節前備貨因素支撐,9月份銅價一般表現較強。同時,目前倫敦銅仍處于庫存減少周期當中,預計銅價延續振蕩反彈的概率較大。
在9月初的全球央行年會上,雖然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沒有承諾QE3的推出,但對經濟的擔憂也給QE3留下一絲希望,而上周末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疲弱使QE3的預期進一步加強,美元指數弱勢明顯,銅價突破振蕩平臺。筆者認為,QE3能否推出對市場影響會較大,但對于銅價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前兩輪量化寬松對美元指數以及銅價的影響回顧:
第一輪量化寬松:受次貸危機影響,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經濟快速下滑,資本市場也陷于恐慌之中,美聯儲第一輪量化寬松于2008年11月25日開啟,至2010年4月28日結束,在此期間共購買了1.725萬億美元資產。
在QE1推出之時,銅價下跌還沒有結束,從倫敦銅走勢來看,仍然有24%的下跌幅度。筆者認為,這是政策滯后性的表現,銅價企穩后開始快速反彈,從美元指數與倫銅走勢對比圖中可以看出,在QE1期間,倫敦銅上漲約3700美元/噸,漲幅約為100%,美元指數下跌幅度約為6%。
而分階段來看,美元指數整體處于探底反彈走勢,在量化寬松推出時至2009年底,處于振蕩下跌走勢,而正是此階段,銅價完成了大部分漲幅,而在隨后美元指數反彈階段,銅價并沒有出現明顯回落。總體來說,在QE1階段,美元指數并沒有較大的回落幅度,但銅價上漲的幅度較大。
第二輪量化寬松:為提振美國經濟、避免通貨緊縮等因素,美聯儲于2010年11月4日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美聯儲發貨幣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每個月購買額為750億美元,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共計6000億美元。
在QE2推出之時,銅價仍在延續之前的上漲走勢,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出,在整個QE2期間,倫敦銅上漲約為1000美元/噸,漲幅約為11.9%,美元指數下跌約為2%。
從分階段來看,在QE2剛推出之后美元指數沖高回落,而正是在美元指數回落階段,銅價完成了大部分漲幅,并突破歷史高點,即QE2推出之后銅價最大漲幅約為20%,隨后處于振蕩回落走勢。總體來說,美元指數同樣沒有大幅回落,銅價漲幅也較小。
前兩輪量化寬松與銅價相關性總結:第一,量化寬松推出期間,美元指數一般為探底反彈,但整體跌幅不大;第二,美元指數在回落階段,銅價完成大部分漲幅;第三,美元指數在反彈階段,銅價受影響較小,回落幅度不大;第四,在量化寬松初期,銅價更多是的持原有走勢;第五,銅價在低位區間受量化寬松影響較大,但在相對高位區間受影響較小(從倫敦銅價走勢給出大概的區間,如5000美元以下為相對低位,7000美元以上為相對高位)。
近期,美國的數據并不是很理想,QE3的預期仍然較大,但從以上規律總結來看,如推出QE3,美元短期將繼續處于振蕩回落走勢,對銅價將有一定的支撐,但目前銅價仍處相對高位,預計即使推出QE3,銅價中期上漲的幅度也將有限;如不推出QE3,銅價走勢將更多受其自身的基本面影響。
而從銅價自身走勢來看,內外盤均突破了三個多月的振蕩區間,而從統計來看,
受國慶節前備貨因素支撐,9月份銅價一般表現較強。同時,目前倫敦銅仍處于庫存減少周期當中,預計銅價延續振蕩反彈的概率較大。筆者認為,QE3是否推出對于目前的銅價來說,更多的是心理因素的影響,銅價反彈并不需要等待QE3的推出,是否推出或許僅會影響短期銅價的漲幅,對中期走勢影響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