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件行業“門檻”升高專業化生產分工更趨細化
本報訊我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有關部門對47家企業統計,2002
年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1.5億元,與2001年相比增長了25.3%,與1996年的13
億元產值相比則增長了14 3 %。
行業健康、快速發展還表現在配套件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最近幾年各企業和企業集
團紛紛加大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力度、設備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工藝制造技術有了顯著 提高,
前幾年企業流動資金短缺,生產經營的困窘局面已得到了改善,企業經營體制改革和產品結構
調整進展順利,行業技術進步加快,具有先進水平的新產品不斷涌現。
徐工集團自“七五”計劃至今,完成技術投資20.1億元,其中向各類零部件產業投資
4.7575億元,占總投資額的23.6%,集團所屬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不論是企業規模、生產能
力、工藝裝備,還是產品的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州橋箱廠于1981年引進了法國技術,生產SOMA系列工程機械驅動橋,后又與美國合資成
立徐州美馳車橋廠,產品系列規格進一步擴大,可以按用戶需要提供鑄造橋殼橋、SOMA橋和先
進的帶防滑差速器的濕式驅動橋。
成都工程機械集團截至2002年底,共向變矩器、變速箱、驅動橋等零部件產品投入1.8847
億元,占集團技改投入資金總額的22.6%,是集團成立之前向零部件產品投資額(686萬元)的
27倍。
高投入帶來良好的投資效果,成工集團現已具備各類整機年產1萬臺,變速箱年產8000臺
(套)驅動橋年產1.6萬根的生產能力。成工集團所屬的橋箱廠能夠生產電子換擋的變速箱和濕
式帶防滑差速器的驅動橋,并批量配套于成工牌工程機械主機上。
專業化生產在行業內已形成共識,具有一定實力的工程機械(集團) 公司都力爭將配套件
生產做強做大,例如山推工程機械股份公司投資6 億元人民幣,占地500畝建起的山推國際事
業園中,結構件、“四輪”、駕駛室、鍛件毛坯和鏈軌節都由專業化公司制造,還與日本TOPY
公司合資成立生產挖掘機履帶產品及其零部件的“青島東碧山推機械有限公司”,專業化生產
的分工更加細化。
行業技術進步加快,新產品不斷涌現,如臨海海宏集團的液壓閥、山東潤光液壓股份有限
公司的液壓泵、杭齒集團工程機械變速箱廠的變速箱和陜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的鈑金沖焊型液力變矩器等高新技術產品。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中,一批企業不僅主導產品提
高了科技含量,而且新產品產值率不斷加大。
近兩年,工程機械行業合資合作步伐加快,跨國公司看中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的龐大市
場,已將合資、合作重點由注重主機而轉向零部件,這對于改變我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面
貌,不斷提升產品技術與質量水平、緩解開發工程機械高端產品配套需要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現在我國各類工程機械主機選購配套件途徑增加了,可以選用國產的,也可以選用合資或
外商獨資的企業生產的零部件,還可以選用跨國公司在華建立的零部件供應商或銷售代理商的
產品,使國際化采購變得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