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再生資源交易中心預計今年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
Feijiu網資訊平臺:4月23日,記者從重慶再生資源交易中心了解到,今年該中心將啟動國際支付體系,以此拓展海外市場,預計再生資源交易中心今年交易額將突破1萬億元。
線上交易,線下交割,把廢鋼、舊銅、舊塑料等“破爛”以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回收交易,就是再生資源交易中心的主要經營項目。“去年通過我們平臺實現的交易額達到了7400億元。”重慶再生資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董俊說。
重慶再生資源交易中心由重慶中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注冊資金1億元。該中心為再生資源現貨商品交易平臺,目前主要以廢舊鋼為主,隨著業務的發展,將完善廢銅、廢鋁、廢玻璃、再生紙、再生塑料等再生資源的電子交易。今后,全國銷售廢鋼的門市、個體戶,以及大中型企業,都可以通過該中心網上平臺,與鋼廠、鋁廠等客戶直接交易。
據介紹,該電子平臺在全國近30個省有再生資源加工配送中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該中心的發展,能有效打破國內再生資源市場信息閉塞、價格不透明的狀況,減少惡性競爭。通過中心的電子平臺,相關企業可大大簡化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傳統現貨貿易,因為沒有統一國家標準,買家全憑肉眼辨識定級。如果懸殊一級,每噸相差1000元,往往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通過電子平臺交易,有實物照片和明碼實價,以避免采購中的損失。并且,通過電子平臺交易可以節省企業采購人力成本50-70%。
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稱,重慶再生資源交易中心這樣的要素交易平臺在南濱路的茁壯成長,為南岸區打造創新型金融集聚區的藍圖上描下了第一根“實線”。
要素交易市場不僅會產生巨大的交易量,增加大量稅收,帶動GDP增長,更加重要的是,這些市場將吸引大量金融人才,還能帶動相關金融機構發展和產業增長,加速南岸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有利于我區快速聚集金融資源,增強金融輻射能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形成與創新型金融集聚區相匹配的金融中心。
“要素市場的帶動效應和集聚效不可估量。”區金融辦相關人員介紹,“各要素市場在交易平臺的基礎上拓展服務功能,打造全產業鏈服務模式,比如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一系列金融企業也將圍繞要素市場逐步落戶南岸。”與傳統的銀行、證券、保險業相比,潛力巨大、發展后勁更足的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創新型金融企業也是要素市場所需要的。
要素市場的繁榮對于一個地區的產業有著巨大支撐作用,并可以提升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力,集聚人氣,這樣的附加值正是南岸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