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化工設備制造業好轉
據悉,石油及化工設備行業繼2004年以煤為原料的年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國產化,改寫了大化肥建設依靠進口設備的歷史;首臺國內制造的海洋模塊鉆機順利開鉆采產以來,全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設備制造業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經濟效益提高尤其突出,利潤增長遠大于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由此可見,石油及化工設備制造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 據統計,2005年1~6月,規模以上石油鉆采專用設備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45.1%;規模以上的煉油、化工專用設備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30%,雖增速減緩但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經濟效益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石油設備制造業經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陣痛后恢復較快,經濟效益逐步提高,現已連續3年大幅增長?;ぴO備發展比較滯后,全行業長期處于虧損邊緣,現代大型石油化工裝備大量進口是造成行業經濟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化工設備在2004年出現產銷兩旺的爆發行情,一舉扭轉了全行業虧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