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業直面環保風暴
2008年4月1日,我國《新節能法》全面實施。建筑節能作為《新節能法》的重要推廣對象備受關注,以Low-E、中空玻璃(www.glass.com.cn)為代表的節能玻璃將成為未來幾年建筑行業中的亮點。
玻璃行業直面環保風暴
“在當前各種能耗中,建筑能耗占到了社會總能耗的近30%。據統計,對整幢建筑來說,門窗面積占建筑面積的比例超過20%,而玻璃占到了門窗面積的70%以上。在整個建筑能量損耗中,門窗玻璃損耗占到了近50%。所以,在當前大力推進環保的政策下,節能玻璃產業將面臨一次騰飛。”浙江東亞工程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彥如是說。
他向記者介紹,節能玻璃主要包括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這2類產品比單層玻璃窗節能75%左右。從國內市場來看,2006年中空玻璃的需求量為7000萬平方米,2007年增至9500萬平方米,預計今后幾年,還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LOW-E玻璃自2001年引入中國以來,是市場發展最快的節能玻璃,其2006年的需求量為840萬平方米,2007年增至1100萬平方米,預計2010年需求量可突破2000萬平方米。
“另外,國家政策也透露出未來幾年節能玻璃行業大有可為。”李東彥分析道,從國家提出的建筑節能目標來看,到2010年全國新增建筑的1/3達到節能50%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新增建筑全部達到節能65%的目標。按2010年的目標計算,今后3年將新增節能建筑面積約25億平方米,涉及節能玻璃面積約4億平方米,平均每年節能玻璃(www.glass.com.cn)的市場需求量約1.3億平方米。另外,據國家建設部針對國內節能市場所做的預算,未來10年內,國家用于節能補貼和常規消耗,及購買節能產品的支出高達5萬億人民幣,即使5%用于建筑節能,也能達到2500億人民幣。因此,未來中空玻璃行業的市場空間巨大。
《新節能法》助推節能產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了減少建筑耗能,就已經通過立法強制使用節能玻璃。然而,由于生產技術復雜,資金投入量大,門檻高等種種因素,節能玻璃在我國一直得不到推廣。”李東彥坦言,當前節能玻璃行業面對的是“三座大山”——技術上,大面積真空鍍膜技術和以該技術為基礎的鍍膜設備制造業長期被美國AFC公司和德國VACT公司壟斷;資金上,單條生產線的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費用就高達1.5億元;市場上,節能玻璃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然而,《新節能法》的出臺為節能玻璃產業帶來了轉機,大力發展節能玻璃研發和生產已是勢在必行。”李東彥表示,為了把握這次契機,如今已經有不少玻璃企業走在了前面。以浙江東亞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為例,研發高性能技能玻璃已經4年了。目前公司設計的國內首條年產200萬平米的高性能鍍膜玻璃生產線,其所使用的技術已經趕超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并于今年4月6日正式投產。另外,公司第2、3條生產線也已開工建設,計劃于2009年1月投產,屆時公司低輻射鍍膜節能玻璃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00萬平方米,占到我國節能玻璃總產能的10%以上。
“加大節能玻璃的研發和生產力度不僅對中國玻璃(www.glass.com.cn) 產業起到了促進作用,還會打破德國和美國企業長期壟斷我國節能玻璃生產技術的局面。”李東彥認為,發展節能玻璃行業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