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華:大力發展高附加值“中國創造”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提醒中國不應該盲目發展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而完全忽略了制造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當然發展制造業也不能停留于來料加工的層次上,而是要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中國創造”。
孫曉華是21日在東莞參加第四屆加快民營經濟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孫曉華說,從戰后美國60多年的經濟數據分析看,美國的產業結構嚴重失衡,金融、房地產和其他服務業在經濟總量的比例超過70%,而汽車、裝備制造等行業的比例只有13%左右,實體經濟的競爭力越來越小,而虛擬經濟的作用無限放大,這里面蘊含著很大風險。這次橫掃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表明,經濟發展片面依靠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難以持續,必須同時也注重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這不意味著簡單制造業有多大生存空間,事實上中國應該大力發展的是高附加值的“中國創造”。近期全國工商聯組織了多次調研,走訪了浙江、廣東的很多企業,結果發現有一批企業在逆勢中仍然在高速發展,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自主創新型的制造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他們就是代表未來方向的“中國創造”。
孫曉華說,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最活躍的部分,它的發展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雖然目前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相信在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中國的民營企業可以在“中國創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