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3個超億產值工程今年投運
昨日開工建設的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基地工程為何吸引了各界高度關注?因為這項工程折射的正是廣州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宏大“藍圖”。
記者昨日獨家專訪廣州市經貿委主任趙小穗,解讀廣州全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宏圖。
重點發展九大先進制造業
先進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科技總體實力的標志。
著眼于此,昨天的裝備產業基地動工,拉開了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基地、廣州船用柴油機項目建設的序幕,也吹響了廣州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在《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歷史性機遇和“雙轉移”政策的推進下,廣州工業格局將再次進行歷史性跨越。
趙小穗具體解釋說,“按照市委、市政府以‘首善意識’部署,廣州今年明確,先進制造業就是要重點發展汽車制造業、船舶制造業、重型機械、數控機床、電子信息、石化、鋼鐵、生物和優勢特色等九大領域。“2012年的發展目標,全市先進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占全市工業總產值50%以上。”
三大支柱產業增400億產值
廣州打造的世界級先進制造基地,由眾多的“大項目、大基地、大平臺”構成,這些項目、產業基地,又分布在廣州各區,按照“東進、西聯、南拓、北優、中調”合理布局定位,形成高端工業集聚帶等架構,成為廣州各個城區的“新亮點”。這些大項目投資額少則上億元,多則上百億元,拿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帶動一方,提升一方經濟的大工程。
記者了解到,今年廣州全市有83個產值超億元的項目投入運行,合計可以增加產值約615億元,其中汽車、石化、電子三大支柱產業預計新增產值400億元左右,造船、機電工業預計新增產值100多億元,而擁有這些先進制造業基地,廣州的經濟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也可以保持較高的市場抗風險能力。
此外,廣州還將加大轉移淘汰產業低端環節、加快承接高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