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改造使得設備生機再現
據了解,Salt Solutions公司的業務部門負責人Christoph Donges博士曾說:“推動現代化改造項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市場環境發生改變以及在維護和零配件購置方面遇到了困難。”
陳舊的物資不一定要馬上淘汰。除了生產物資外,運輸和倉儲系統提供商現在還擁有另一種選擇。如果市場對新設備的投資興趣降到了零點,這些供應商就向他們的客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備選方案,使他們早已老化的或者在功能上已經達到極限的倉儲、生產系統重新變廢為寶。
“設備的現代化改造和修舊利廢市場最近幾年得到了持續增長,”Westfalia 公司主管技術、軟件和服務業務部門的Jorg Kindler先生說,“對設備進行現代化改造,Westfalia公司現在每年的營業額達數百萬,而且該趨勢仍在繼續增長。”
和購置新設備相比,修舊利廢要經濟得多,而且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往往可以更快地、甚至是在設備運轉當中進行的。“推動現代化改造、過程調整或者提高生產能力,主要基于兩個方面:市場環境發生改變從及在維護和零配件購置方面遇到了困難。”維爾茨堡市汽車工業、物流與貿易專業的IT方案系統集成商——Salt Solutions公司業務部門負責人Christoph Donges博士這樣認為。他接觸的客戶大多基于維護費用增加、零配件購置越來越困難、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提出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選擇現代化改造項目。除此之外,諸如安全和能源效率等社會和生態課題,在設備制造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Westfalia 公司的Jorg Kindler先生說:“假如客戶需要快速且經濟的方案,那我們就建議做現代化改造。不過更新改造總有局限性,這時新購置設備意義可能更大,因為產能的小規模提高不可能取代新建倉庫的作用。”
現代化改造也遭遇局限性
有關運營商的設想已經夠多了,然而現代化改造在什么時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呢?“假如能夠以經濟上合算的手段把現有的設備或系統改造到最新的水平,并以此重新恢復設備的可應用性,才可以稱之為有意義。”Dr.Thomas & Partner公司銷售部經理Frank Obschonka先生回答這一問題時這樣說。
根據系統的不同,最常見的設備問題如下:
故障率高,或者個別部件有問題因而降低了設備的可用性。
維護費用高。
自動化技術陳舊,無法購買足夠的零配件(用S7-SPS控制裝置代替S5)。
缺少可兼容性,不能把設備從數據技術或控制技術接入到更高一級的倉儲管理系統上。
對部件和設備組件缺少專業知識,不能排除故障,或者不能實施維護。
因磨損、零配件儲備和能耗導致運行費用高。
對于一套設備是否應當更新以及何時更新這樣的問題,肯定不可能給出統一的答案,正因為如此,運營商必不可少的項目是對現有的設備進行認真的分析,如鋼結構是否正常,機械上的磨損如何,電器、電子和控制技術是否能正常工作,軟件應用如何等。
Frank Obschonka先生說:“在現代化改造時,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要對各種風險做出現實的估計并加以分析,以便不影響正在進行的運營。”
更新改造的局限性和措施
在生產率、效率、冗余度或者設備的可使用性方面,設備運營商的期望至少和技術上的審核同樣重要。預期對系統提出的需求以及對物流過程變化程度的預測,應當首先予以清楚的確定。“因此,在實施現代化改造之前,我們詳細征求客戶對這些課題的意見,像對待新項目那樣對企業的數據做出全面的分析評價,”紐倫堡Klinkhammer Forderanlagen公司的銷售部主管Herbert Vasen先生對這一過程這樣描述,“只有這樣,才能提出更有意義的建議。”重要的數據,比如有計劃的交貨頻次,預計越來越小的批量,也包括交貨日期上所做出的保證。
對物流系統的更新改造以及調整越有吸引力,也就越有局限性,而且在這種局限性當中建造新設備也就顯得更合適。“如果客戶打算全部改造其產品戰略和物流戰略,那么對倉庫做現代化改造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Westfalia公司Kindler先生肯定地說,“假如客戶需要快速且經濟的方案,那我們就建議做現代化改造。不過更新改造總有局限性,這時新購置設備意義可能更大,因為產能的小規模提高不可能取代新建倉庫的作用。”許多需求現在都包括設備的動態性能,然而這種動態性能通過更新改造是不可能達到的。
不過,假如圍繞設備狀況以及運營商愿望的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并意識到現代化改造的確是使各方面都能滿意的最為合適的措施,那么對設備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的挑戰也就開始了。
首先是時間因素,決定著更新改造項目的進程。設備當然應當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并在運行期間完成更新改造,因為目前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擺脫停工停產而又不承受在競爭力上的損失。
由于現代化改造商在依然持續增長的業務領域里的經驗和實踐非常豐富,因而幾乎各種各樣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例如,Windows和PC受到歡迎——在工業應用中,會突然出現從未估計到或者根本無法預計的故障。在這種情況下,新的軟件和客戶的IT無法相互兼容,這種故障在實踐中被證明是最難解決的,而且也是最為耗時費力的。
Herbert Vasen先生表示:“只有認真仔細的計劃和實施的測試階段,這樣才不致出現更大的困難。”
更加困難的情況還包括,老舊設備的運營商往往沒有足夠的信息或者文件資料;即便有,由于中間做過修改,這些資料也大都與實際情況不符。“如果我們無法獲悉運營商的可靠數據和經驗值,”Jorg Kindler先生描述這種情況時說,“我們不得不做大量的修復、整合和匯總工作。做所有這一切工作時,與客戶在項目管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相互協調具有決定意義。”
在這種背景下,Frank Obschonka先生認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對各種風險做出現實的估計并加以分析,以便不影響正在進行的運營,然后再進行專業項目實施。對于Herbert Vasen先生來說,這其中首先也包括認真仔細的計劃和實施的測試階段,這樣才不致出現更大的困難。
對舊設備在技術上進行現代化改造
然而,成功完成的更新改造項目也遠不能保證設備達到預期的功能提升,而且這根本不是技術問題。“不可低估的是經常與增加裝備聯系在一起的‘變化管理’,”Christoph Donges先生提醒,“員工們多年來已經習慣于舊的過程,如果不能及時地補充合適的人員,那么調試與投產就非常困難,預期的生產率提升也將在以后才會出現。”Herbert Vasen先生認為,應對這樣的失敗,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培訓。通過培訓,員工們有針對性地為更新改造的設備上經過改動的工作過程做好準備。此外還表明,如果參與的員工早期就了解修改意圖,或者參與設計,那就十分有利。
最近幾年來,更新改造成為內部物流設備制造中的一個固定措施,而且在許多內部物流供應商的業務活動中基本上成為一個獨立的范疇——從高度復雜的軟件到實實在在的技術,這與危機時期的權宜方案沒有任何關系。重要的是數據與信息技術以及倉儲自動化的快速發展,因此而成為可能的現代化倉庫與生產戰略。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現代化改造措施,使舊倉庫重新變成新型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