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超量跌停脫離成本價位
6月14日,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回落的影響,上海市場燃料油期貨價格全面暴跌,主力0609合約全天低開低走,最終以3337元/噸的跌停價報收,跌幅達176元,為燃料油期貨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當天成交68672手,持倉驟減4064手。近月的0607合約價格跌破3300元關口,報收于3280元/噸。
周二國際原油價格寬幅回落,紐約商業交易所原油0607合約價格下跌1.80美元,至68.56美元/桶。原油價格的下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邊貨幣和商品市場的影響。
經過兩天的大幅回調后,目前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已經遠遠低于國內同品種的現貨價格。6月14日,廣東黃埔現貨市場的進口180cst燃料油價格報3520元/噸,上海市場的進口180cst燃料油仍報3650元/噸,國產混調燃料油也在3550元/噸左右。不過由于對后市走向不確定,不少消費者持觀望態度,成交并不活躍。
作為亞洲的石油交易中心,新加坡市場的燃料油價格也是一路走熊,弱于國際原油,但強于上海燃料油期貨。在周三的交易中,180cst燃料油6月紙貨價格報332美元/噸,與迪拜原油的差價達15美元/桶,為歷史最高水平。以此價格折算的燃料油進口成本約為3450元/噸,比燃料油期貨近月價格高出170元/噸。
燃料油市場過度疲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低迷的中國需求。一方面,由于今年中國電力缺口減少,而進入二季度以來南方地區雨水充沛,水電充足,燃油電廠的需求普遍不好。另一方面,過高的油價成品無法順利地向下游轉移,許多用油企業只能減產、停產或采用煤焦油等替代能源,進一步抑制了需求,上半年黃埔市場的燃料油平均月進口量僅為去年的70%-80%。不過局面可能會在三季度有所改變,因為以航運消費者為首的用油企業始終為燃料油市場提供了剛性支撐,而隨著三季度氣溫的上升,油品消費將會進入旺季。
筆者認為,目前的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已經在投機力量的打壓之下陷入了嚴重超賣狀態,從持倉變化來看,部分現貨保值買盤已經開始大舉買入,油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因此,燃料油后市不宜過分追空,長線仍需保持多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