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上半年市場形勢分析及下半年預測報告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 “中國市場形勢動態分析”課題組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
糧食市場:糧價仍將小幅上漲,行政不必過多干預
1、上半年糧食價格總體上漲勢強勁
2004年上半年各月糧食價格同比分別增長14.5%、17.5%、30.0%、33.9%、32.3%和32.0%。
與去年12月份相比,6月份糧食價格總水平上漲16.9%,其中秈稻、粳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分
別上漲30.9%、10.2%、14.9%、13.9%和20.0%。從糧食價格月度環比漲幅來看,1-4月持續升
高,各月分別上漲1.3%、2.6%、10.4%和3.0%。受夏糧和早稻增產以及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自5
月份以來,糧食價格出現回落態勢。5月和6月糧食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5%和0.6%。
2、受多種因素影響,下半年糧食價格將呈現小幅上漲趨勢
今年以來,在中央一系列強有力的扶持糧食生產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的拉動
下,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提高,糧食播種面積呈現“恢復性”增加。如果下半年不發生太大自
然災害,預計全年糧食產量達到9100億斤,屆時糧食供求關系將有所緩解。但是全年糧食產需
尚未實現平衡,如果按照9600億斤的糧食需求量計算,全年糧食產需仍有500億斤左右的缺
口,只有靠庫存和進口來彌補。由于我國糧食已經連續5年產不足需,目前糧食總庫存已經降
至歷史高位的一半左右。從國際糧食市場來看,預計今年全球糧食庫存將進一步減少,國際糧
食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通過進口彌補國內糧食產需缺口和調控國內糧食價格的空間有限。
加之糧食品種結構和區域結構的矛盾,以及國家實行的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制度、全國范圍內治
理公路超載超限活動和鐵路運力不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預計下半年糧食價格在前期回落的基
礎上將保持小幅上升趨勢。
3、糧食價格上漲仍屬于恢復性上漲,總體上利大于弊,國家對糧食價格不需要過多干預
如果以1993年的糧食平均價格為100計算,1996年糧食價格為219.6,2004年4月為199.6,
2004年6月降為197.42。隨著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食品消費占居民生活消費支
出的比重越來越小,糧食價格上漲對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影響不大。對于糧價上漲對城鎮低
收入群體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應主要通過增加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解決。考慮到糧食價格上漲有
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目前國家對糧食價格不需要進行過多干預。
4、今后政策重點仍應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提高糧食產量為主,關鍵是鞏固和完善當
前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構建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
一是鞏固和完善“三補一減”政策,將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相結
合。二是完善糧食價格保護制度,防止糧食市場化改革出現逆轉。三是督促糧食主產區和主銷
區建立穩定的糧食購銷關系。四是完善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調控機制,提高農業生產資料的供
給能力。
能源市場:生產快速增長,供給依然偏緊
1、上半年能源生產保持快速增長,能源價格漲幅較大
上半年能源生產總量達到73634.73萬噸標準煤,比去年同期增長12.5%,原煤、汽油、柴
油、發電量等主要能源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4.9%、13.2%、22.1%、15.8%。上半年各月煤油
電同比和環比價格指數均保持正增長,同比價格指數已經連續24個月保持正增長,而環比價格
指數的正增長時間也已持續12個月。與2003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原煤、原油、汽油、柴油、煤
油的出廠價格分別上漲12.9%、6.4%、3.6%、8.5%、8.7%。
2、能源市場的突出矛盾在于電力供應緊張,運力不足
上半年共有24個省級電網出現拉限電現象,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就累計拉限電75.70萬條
次,損失電量194.53億千瓦時。其中,江蘇、浙江等地缺電尤為嚴重。
當前運力不足矛盾十分突出,6月份鐵路請求車滿足率只有35%左右。運力不足造成實際運
價上漲,煤炭終端用戶價格大幅度上升。
3、宏觀調控對能源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降低煤炭出口退稅率政策的實施增加了國內市場供應。煤電價格關系的逐步理順將增強電
煤供應的穩定性。電力、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較快增長為供給能力的快速增加提供了保
證。預計2004年、2005年新增電力裝機能力將分別達到4000萬千瓦和5000萬千瓦左右。而隨著
電網建設的加快,實際可利用裝機能力可能會更大一些。從需求方面看,鋼鐵、水泥、電解鋁
等高耗能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經明顯回落,這些產業發展速度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望進
一步放緩。總體來看,未來能源供給快速增加,需求增速相對減緩的跡象初步顯現。
4、下半年電力供求依然緊張,煤炭、石油供求基本平衡
未來一段時期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仍將是電力供求緊張,其中7、8月份將是電力供求最緊
張的時期,9月份之后供求狀況將有所好轉。下半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價格將在高位趨
穩。考慮到煤炭市場價格從2003年下半年逐步走高的因素,預計下半年煤炭價格同比漲幅將比
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石油市場總體會保持供求平衡,價格仍可能大幅波動。
5、穩定現有宏觀調控政策,做好能源供需管理,解決能源發展的深層矛盾
短期內電力供求緊張狀況加劇主要是受氣候因素影響,而生產領域的擴張速度在放緩。因
此,不宜因電力供求緊張狀況在短期內的進一步加劇出臺新的宏觀調控政策,而應繼續穩定現
有宏觀調控政策。對因氣候因素造成的電力供求矛盾加劇宜通過統籌協調煤電運各部門的關
系,強化能源需求側管理的辦法來積極應對。從能源市場長遠發展角度考慮,要建立合理的能
源價格體系,主動應對國際油價變化的沖擊,抓緊解決運輸瓶頸問題。
鋼材市場:行業發展趨于理性,市場運行以穩為主
1、二季度以來,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顯著,鋼材產量增幅回落,價格大幅度下降后趨于平
穩
鋼材產量同比增幅1-2月份達到最高,為31.7%,此后各月同比增幅分別降至29.5%、
28.0%、24.3%、23.2%。鋼材品種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板帶比呈下降趨勢,表明鋼筋、線材
和盤條的增長幅度仍然高于板材和帶材的增長幅度。
鋼材價格經過大幅度波動后,目前處于相對平穩狀態。鋼材價格在4月上旬達到最高,為
5021元/ 噸,此后開始大幅度下降到5月下旬的4491元/噸,降幅為10.6%,而后又恢復性上漲
到6月上旬的4600元/噸。在所有鋼材品種中,鋼筋和盤條下降幅度最大,盤條和鋼筋的價格在
3月上旬分別為4082元/噸和4210元/噸,到5下旬,盤條和鋼筋的價格下降到2809元/噸、2970
元/噸,下降幅度分別達31.2%、29.5%。
宏觀政策對鋼材市場的重要影響在于改變了市場主體的需求預期和價格預期,促使各市場
主體回歸理性。
2、下半年鋼材市場供求總量平衡,結構存在矛盾,價格以穩為主
預計下半年鋼材產量將達到1.45億噸,鋼材市場供求總量平衡,但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板材和帶材緊缺的局面將依然延續,板材將有1000多萬噸的缺口,而鋼筋和盤條等建筑用材仍
然會供過于求。
預計下半年國內鋼材價格將在現有價位上平穩運行,但價格走勢差異依然存在,板材、帶
材價格將有所上漲,建筑鋼材價格會略有下降。由于鋼材市場中的投機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仍
需警惕投機行為導致鋼材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
3、完善社會規制政策,增強政府服務,促進鋼材市場健康發展
要在穩定現有宏觀調控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社會規制政策,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
基礎作用,既要為鋼鐵行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創造有利條件,又要有效防止低水平、負外
部性突出的鋼鐵項目的投資建設。針對市場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信息采
集和信息服務優勢,降低各市場主體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防止鋼材市場價格出現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