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鎳價或將企穩回升
近期,人民幣貶值近5%引發全球匯市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劇烈波動,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一度跌至9100美元/噸。不過,上海期貨交易所鎳價明顯抗跌。從后市來看,受四大因素影響,鎳市未來或將企穩回升。
一是鎳供應明顯減少。金川集團7月份生產電解鎳12970噸,比6月份的13800噸減少6.01%。吉恩鎳業從8月10日提前開始為期45天的設備年度檢修,暫停電解鎳和硫酸鎳生產。據相關機構對國內12家電解鎳冶煉廠進行的統計,2015年第三季度,已有5家電解鎳冶煉廠因檢修而停產,電解鎳產量將減少10950噸,總體比第二季度減少5150噸。
二是鎳礦結構再惡化。據相關機構統計,截至8月14日,全國12個主要港口鎳礦庫存為1595萬噸,比2014年同期減少510萬噸,比歷史最高點2014年2月14日的2613萬噸減少1018萬噸。從鎳含量的品種結構分析,1.4%以下的低鎳礦約為625萬噸,1.5%~1.7%的中鎳礦約為640萬噸,1.8%以上的高鎳礦約為330萬噸。高鎳礦只占港口庫存的20%左右,與2014年春季以前高鎳礦占庫存90%以上的結構完全不同。
三是鎳鐵生產大減量。今年7月份,全國鎳鐵產量為45.27萬實物噸,比2014年同期的105萬實物噸下降一半多;1月~7月份累計產量為268.3萬實物噸,比2014年同期的645萬實物噸下降近2/3。由于礦源結構變化,鎳鐵質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高鎳鐵的鎳含量從12%~15%下降為8%~10%,已經迫使不少不銹鋼冶煉企業增加電解鎳等精煉鎳的使用量。盡管上半年我國鎳鐵進口量大增18.1萬實物噸至32.1萬實物噸,但相比國產鎳鐵減產近400萬實物噸,進口增量顯得十分微不足道。
四是精煉鎳庫存下降。LME鎳價自2014年5月19日出現場內收盤價20100美元/噸后,價格一路震蕩下滑,已經創出6年來的新低。鎳價迭創新低似乎沒有盡頭,大大傷害了電解鎳等各類鎳生產企業增產乃至穩產的熱情。據統計,全國鎳鐵庫存在7月末已經下降至31萬實物噸左右,與2014年同期近300萬實物噸庫存相比,庫存消耗顯然已經接近尾聲。LME庫存統計顯示,鎳庫存為454326萬噸,比2015年6月4日的歷史最高庫存470376噸已經下降了16050噸。
低于15000美元/噸的電解鎳是多年未見的市場禮物,每一次鎳價大跌都是中國用戶和買家大舉買入的難得良機。上周,盡管LME鎳價因為人民幣突然貶值而深幅下挫,中國鎳市卻并未出現類似的盤中跳水行情。由于中國鎳市場的買盤堅定,LME鎳價也得以迅速糾正。
無論高鐵聯網、地鐵建設、船舶建造乃至城市管網升級等政府已經確定的投資項目,還是民間建議的對國內幾十萬艘漁船通過政策補貼方式進行全面升級換新,都將為不銹鋼行業帶來巨大的新增應用前景。目前,鎳價已經遠遠低于生產成本,后期企穩回升動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