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M與電力企業融合之道
目前,在電力企業的信息化總體規劃中,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的英文全稱為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其主要特點是安全和低成本。
作為信息化解決方案——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非常適用于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電力、電信、石化等大型企業,因為,現代企業管理越來越強調利用有形資產來生產出優質商品和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一些業內專家指出,EAM是一種計算機化的資產管理和維護系統,它是能夠幫助企業從有形資產上獲得更佳業績的信息管理工具。隨著電力、電信等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資產管理(EAM)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EAM:突破信息化“誤區”
對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現在的“大紅大紫”,一些人還有疑慮:即EAM究竟有多大的實用性?它是否真正適用于中國企業?EAM會不會又是“一陣風”?因為,在中國,企業信息化的開展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了,可是從MRP、MRP II,再到現在火爆異常的ERP(整體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真正做成功的企業沒有幾家,更多的時候,企業信息化項目并未發揮多大的作用。
專家表示,搞企業信息化并不是簡單地上一兩套信息化軟件,實際上,信息化改造涉及到戰略、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業務流程等方方面面。應該說,信息化最終是對企業生產方式的改造。而目前,一些電力企業有的對信息化理解有誤,有的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方向偏離,這樣就往往使得電力信息化形同“雞肋”,而最終耽誤企業的發展。
專家認為,近十年來,洶涌而至的管理信息化浪潮是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結果。特別是電力系統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這就要求電力企業的每一個管理和決策者對市場信息、成本信息和銷售信息,要有越來越迅速的了解和反應。當這種要求超過了企業信息技術水平的極限后,就需要引入新的信息技術來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對電力企業而言,EAM系統就是在當前十分實用的信息化解決系統。EAM實際上就是使用計算機輔助系統管好企業的有形資產,真正做到物盡其用、高速運轉。
EAM:實施ERP的“跳板”
目前,在電力企業走向市場的大背景下,采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現代計算機技術手段,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是當務之急。在電力企業準備全面實施ERP(整體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時,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作為實現企業廣義ERP的一個子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EAM的內容不僅包括設備管理,還包括企業工廠和設備的資產管理。因此,EAM系統特別適合那些設備品種多、價格高,對設備完好率及連續運轉可利用率要求高的企業;不僅可涵蓋目前發電供電企業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發供電企業今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因此,EAM系統不僅是ERP體系實現的基礎,更是重要的技術保證。
EAM以資產、設備臺賬為基礎,以工作單的提交、審批、執行為主線,按照缺陷處理、計劃檢修等幾種可能模式,以提高維修效率、降低總體維修成本為目標,將采購管理、庫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集成在一個數據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統中。 EAM是一個集成系統,可以分成許多模塊,但模塊之間是密切相關的,設備、維修、庫存、采購、分析等一環扣一環。而EAM作為一個閉環系統,又可分為三個層次:維修規劃、維修處理和維修分析。因此,EAM系統雖然是西方國家發明的,并在國外企業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同時它也適用我國的資產密集型企業,特別是那些設備品種多、價值高,對設備完好率及連續可運轉率要求高的企業,如發電廠、輸配電及供電企業等。但在推廣EAM系統之前,電力企業應先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如果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不高,信息化工作的效果無疑會大打折扣。專家認為,在實施EAM系統的過程中,要注意兩點:一是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展開信息化工作,注重EAM系統的實用性和本土化,不可使其成為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換而言之,企業信息化不是一個“華麗的外衣”,也不是部分員工以為的“越來越好玩的玩具”,它是一個針對企業的發展需要,而度身訂做的系統,實用性是最重要的。二是要著力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加強對員工的培訓,真正讓EAM系統發揮作用,為全面實施電力ERP系統打好基礎。 專家普遍認為,與ERP相比,EAM相對較為簡單、投入少、涉及的人員和部門少,實施周期短,企業實施EAM的風險比ERP要小得多。因此,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實從需要和實用性出發,將實施EAM作為實施ERP的一場“熱身賽”,逐步實現其信息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