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憂慮情緒難緩
因為供應過剩,擔憂最大的消費國中國的需求不足,銅價已經回到了6年前。近期,受A股劇烈震蕩影響,上海銅期貨價格一度跌破每噸4萬元。上海銅期貨價格已經成為與倫敦銅價并駕齊驅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銅價。
受寬松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助推,中國最新公布的上半年二季度GDP數據企穩跡象明顯,但銅市場仍然擔憂中國經濟轉暖的“熱度”,憂慮情緒較濃。多位分析師接受中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后期中國經濟企穩可期,但需求的增長并不能改變銅供應過剩格局,因此中長期來看銅價仍然不可擺脫下跌趨勢。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表示,目前各項經濟數據企穩回升跡象明顯,且M2增速小幅回升至11.8%,預計第三季度經濟進一步回升可能性增大,經濟轉暖對需求拉動是有一定作用,尤其是螺紋鋼等工業品,后市會經歷超跌反彈。
“隨著中國需求增速回落,而當前還找不到其他國家來替代這部分缺口,基本面對銅價形成的壓力將持續更長時間。”海通期貨金融部有色金屬高級研究員雷連華說。
據其調研發現,下游需求還是比較脆弱,銅材加工企業多數很悲觀,訂單較差;需求預期難有效兌現,這是造成當前局面的重要原因。
經濟數據確實好于預期。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從二季度GDP增速,到工業增加值和社會零售銷售總額都呈現持穩的特點,這使得市場對于中國銅消費繼續惡化的悲觀預期有所弱化,而從下半年宏觀經濟預判來看,并不樂觀,工業部門短周期的補庫已經結束。
他認為,當前銅價沒有脫離基本面,上半年盡管銅礦產出不及預期,特別是由于智利銅礦遭遇罷工、洪災等天氣而干擾,贊比亞遭遇電力短缺,以及中國精銅也因煉廠檢修而二季度產出有所放緩,但是實際需求收縮超過供應增長放緩的幅度。
從供需層面來看,全球特別是中國銅供應還是過剩的,這可以通過中國銅進口不斷下滑看出,過剩量可能比年初預期有所收斂。
據相關機構監測,由于2016年全球銅礦產出還將加快,再加上中國煉廠不大可能長時間或者頻繁的檢修,再加上銅精礦加工費足夠使得國內煉廠盈利,因此未來供應還是會出現恢復性加快增長,而需求在經濟結構轉型,地產短周期反彈結束等一些因素壓制下會繼續收縮,因此未來一到兩年銅過剩格局不會發生逆轉。
外部因素來看,美聯儲年內加息可能性正在增加。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美元指數可能重返100點上方,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承壓。從成本上看,銅價當前依舊運行在成本線之上,礦山供給增速依舊高于全球需求增速,全球精銅過剩將超過20萬噸。
另外,7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銅價暴跌,中國股市也被認為是其影響因素之一。一些分析師表示,若股市暴跌引發股災,資本市場受到沖擊,必將損及上市公司以及下游需求,對雙屬性的銅來講,必然會受到打擊。從中國股市和銅價格走勢來看,相關性日漸加強,股市反映經濟,且中國銅需求占比在不斷的增長,而銅也俗稱“銅博士”。
中證期貨研究員朱文君也表示,銅基本面依然處于小幅過剩狀態,交易所庫存上升顯示出供應壓力的存在。另外,由于銅金融屬性較強,容易成為市場宣泄擔憂情緒的對沖工具。三季度來看,銅消費處于淡季,雖然由于A股調整銅價已迎來一波快速的下跌調整,風險情緒得到一定釋放,但由于本身銅依然處于消費偏弱,新增訂單缺乏狀態下,銅價依然存在低位盤整穩固或繼續震蕩下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