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鋁無視利好下跌產能過剩成最大隱患
隨著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市場昨天繼續承壓下行,除焦炭和螺紋逆市反彈外全線走弱。其中,有色金屬期價普跌,銅、鋅主力合約均下挫超過1%,滬鋁受云南收儲利好影響不大,主力合約1212仍下跌0.48%。分析師指出,受制于國內產能過剩和金融屬性較弱,滬鋁近期漲幅明顯不如其他有色,后市滬鋁倫鋁價差也將拉大。
此外,昨天滬螺紋1301收升2.1%;焦炭1301漲0.9%;棕櫚油主力合約1301跌停,下挫306點;滬銀1212跌3.05%;滬膠1301跌2.6%;滬金1212、連塑1301跌1%左右;鄭糖1301跌3.5%;豆油1301跌2.7%;秈稻1301跌近2%。
統計顯示,9月份以來,滬銅主力合約1301漲3733點,漲幅達6.7%;滬鋅漲845點,漲幅5.75%;滬鉛主力合約1212漲幅也達到5%。相比之下,滬鋁最新收報于15665,過去一個月上漲305點,漲幅僅1.9%,明顯不如其他品種。
對此,大地期貨分析師黃臻認為,國內鋁市場從成交量和活躍度看融資性需求較差,金融屬性明顯不如其他有色金屬,“此外,銀行對鋁的融資抵押審查嚴格,貿易商普遍覺得貸款難辦。”
相比之下,國際鋁市近期表現搶眼。截至發稿,倫鋁指數昨收于2092.5點,比月初累計上漲197.56,漲幅達10.4%。
業內分析,滬鋁弱勢更大的原因還是源于產能嚴重過剩。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電解鋁產量為175.04萬噸,同比增長12.62%,環比增長4.75%,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上期所最新公布的鋁庫存較上周增加9764噸至223353噸,LME最新公布的鋁庫存也較前日增加5850噸至5085850噸,均為一個月內高位。
“今年前幾個月在鋁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外圍鋁生產企業普遍采取了停產或者減產舉措。然而,國內市場由于政府存在保經濟增長的壓力,電解鋁產能擴張勢頭仍在延續。”金瑞期貨分析師楊小光說。
黃臻則認為,目前鋁期價已逼近成本線,生產企業沒有利潤可言,而今年產能仍然新增1000萬噸,這與地方政府補貼密不可分。
“受成本壓制,企業有向西北電力成本較低地區轉移的需求,而鋁作為支柱產業,地方政府一定會進行財政支持。這也導致了產能居高不下。”黃臻說。
不僅如此,下游方面近期也利空頻傳。據介紹,在我國鋁業下游行業中,建筑占比35%,汽車24%和電力17%。目前行業開工率在8-8.5成左右,需求仍較弱。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云南省推出有色收儲計劃和電價優惠組合拳,規定比往年多用的部分給予0.10元/度優惠,以提振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
正是基于政府的財政支持,黃臻認為鋁企成本還是明顯受支撐,“不過,盡管期價跌幅小于其他有色,卻也沒漲到利好出爐后該有的位置。”他認為,鋁期價短期橫盤整理,中長期還是可能震蕩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