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貨運車輛大噸、多軸趨勢越發明顯
在高速公路客貨車總行駛量中,貨車行駛量占37.52%。這一數據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公路貨運仍將是我國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
大噸、多軸趨勢越發明顯
大噸位、多軸化的車型在公路貨運中所承擔的周轉量越來越大,這是因為隨著計重收費的開展,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暢銷車型開始向大噸位、多軸化發展。
4×2牽引車帶3軸半掛車、6×4牽引車帶3軸半掛車以及6×2牽引車帶3軸半掛車這3個車型允許的最大載重量均在50噸左右(交通運輸部規定,車貨總重超55噸車輛禁止上路過橋),從長途運輸用戶的角度來說,這3個車型的載貨量大,性價比高。隨著人們漸漸摸透計重收費這種新的計費模式,換車需求開始向這樣的車型轉移,市場上大噸位、多軸化的車型開始暢銷起來。保有量的增加再加上本身大噸位的優勢,使得這一類車型在公路貨運周轉量中保持領跑地位。
不僅多拉還要快跑
大噸位車型,一方面,滿足了用戶多拉的需求;另一方面,用戶對于運輸效率的注重,使得車輛如何滿足用戶快跑的需求,成為擺在企業面前新的問題。
根據測算,我國高速公路上客車的平均車速為90~95公里/小時。根據貨車要比客車低20~25公里/小時的規律,貨車的平均時速大約為70公里/小時。計重收費實施后,車輛可以在核準的載重量基礎上超限30%行駛,大多數用戶充分利用了這一規定,導致車速又下降10%。如此計算,大噸位、多軸化的載貨車在高速公路行駛的平均速度僅為60~65公里/小時。
這樣的數據凸顯了我國重卡大馬力發動機技術實力不足的問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就表示,我國重卡企業急需攻克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大馬力發動機,與歐美相比,我國重卡企業、發動機企業在大馬力、大功率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上仍有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