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預計今年鋼材出口量將下降8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日前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部分常務理事單位生產經營座談會上指出,今年前兩個月,鋼鐵行業運行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值得全行業出重拳快手扭轉局面。中鋼協預計,今年鋼材出口量將下降80%。比原預測下降50%要多得多。
3月份可能成為鋼材凈進口國
在提到今年前兩個月鋼鐵運行的情況時,單尚華指出,鋼產量增長迅猛,大大超過市場需求。粗鋼平均日產甚至達到去年平均日產水平。發展形勢令人擔憂。1~2月,不僅中小企業產能釋放過大,大中型企業產量也恢復過快,尤其是從發展趨勢看,2月日產水平高于1月。2月下旬日產鋼水平相當于年產鋼5.5億噸水平。這種超常規非理性生產已造成進口礦居高不下的嚴重后果。1月進口礦達到3265萬噸,2月進口礦4674萬噸,進口價又拉高10余美元,企業有產量沒效益,產銷率下降,價格大幅下滑,市場供需矛盾加劇,壓力很大。由于鋼鐵產能非理性恢復,市場需求不足,前期庫存調整出現反復,庫存產品大量增加。
而與此同時,國際市場需求嚴重萎縮,導致鋼材出口大幅度下降。3月份很有可能成為鋼材凈進口國。
在價格上,鋼價大幅波動。2月中旬后,由于生產增長過快,庫存上升,市場銷售秩序混亂,價格持續下跌,3月上旬已跌至1994年價格水平。
從2008年10月以來,鋼鐵企業已連續4個月全行業虧損,71家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累計虧損額達488億元。幾個大的企業虧損加大。尤其是生產板材企業虧損4億~3億元左右。熱軋板材過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已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回升,必須采取限產保價研究頂替窄帶、中寬帶,開發新市場的措施。
多項措施應對挑戰
單尚華指出,上半年將是鋼鐵行業最困難時期。鋼鐵是中間產品,不可能在下游用鋼產業尚未回暖的情況下率先復蘇,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客觀分析形勢,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全世界1~2月鋼產量下降24%,扣除中國因素,下降40%左右,這種嚴峻的形勢必須充分認識。”單尚華說。
單尚華提出幾點應對措施。
針對產能過剩、尤其是熱軋板卷產能嚴重過剩,必須采取限產保價措施。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嚴格控制生產總量。
在出口方面,急需調整鋼材出口政策,提高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退稅率。我國鋼材冷軋產品只退稅5%,熱軋為零,與國外同類產品比沒有成本競爭力。
此外,要公平稅負,積極擴大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目前,加工貿易企業通過來料進料方式進口鋼材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而用國產鋼材征收17%增值稅,從而使國產鋼材由于含稅成本高,無法進入加工貿易市場。應盡快恢復對進入加工貿易企業鋼材實行免抵退17%增值稅政策,或應盡快實施加工貿易企業進口鋼材恢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政策。另外,國外鋼材、鋼坯進口價格很低,呈進口大量增加的態勢,中鋼協將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采取反傾銷調查等手段,抑制進口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