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價萬點關口保衛戰打響
近期,需求不振、產能增長和成本下降導致滬鋁陰跌不止,目前滬鋁價格逼近萬點大關,市場成交量大幅增加,多空爭奪激烈。我們認為,在需求萎靡、產能過剩有效緩解之前,滬鋁價格將繼續下行,投資者可嘗試逢高開空操作。過剩產能問題難以化解 。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鋁產量持續增長:國內氧化鋁產量為4261萬噸,同比增長1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6.6個百分點;電解鋁產量2378萬噸,同比增長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4.2個百分點。國慶長假過后,鋁錠庫存持續攀升,并突破100萬噸大關,庫存居高不下。
在國內終端需求不佳的情況下,鋁產量仍舊保持較快增長,推動鋁相關產品出口大幅攀升,加劇全球鋁市供應過剩程度。調查顯示,全球鋁市場今年將過剩81.5萬噸,且未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減產。
國際鋁價持續下行,并于10月28日創出階段低位。而滬鋁在經歷了“11連陰”后轉入振蕩格局,目前已逼近一萬點關口。畢竟鋁價破萬將引發行業大面積虧損,近期猛增的成交量顯示多空雙方正圍繞萬點關口展開激烈爭奪。目前供應未見收縮而消費增速放緩,同時出口消化產能效果有限,鋁業過剩產能難以消化,鋁價將維持弱勢。
成本支撐逐漸減弱
生產方面,物料成本和用電成本決定電解鋁的生產成本。目前大部分電解鋁廠使用自備電,煤炭價格持續低迷使鋁廠電力成本下滑,自發電鋁廠相比網電鋁廠有更明顯的成本優勢,這也是部分鋁廠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依舊維持、甚至擴張產能的主要原因。據彭博社10月28日報道,我國最快將于11月初宣布下調上網電價,預計平均下調幅度可能在0.03元/千瓦時左右,鋁行業將由此產生400元/噸的成本壓縮空間。
與此同時,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料氧化鋁價格不斷下跌,成本曲線不斷下移,使得成本對鋁價的支撐作用減弱。
經濟增長放緩,鋁價繼續承壓
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保增長依然壓力重重。工業方面,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低于預期的5.9%,顯示工業生產仍在加速下探。
“中國第一鋁”中國鋁業(601600,股吧)撫順鋁業公司電解鋁生產線于10月24日全線停產,隨著鋁價進一步下跌,成本較高的鋁企難逃減產或轉型求生的命運。目前,鋁行業產能明顯過剩,我們認為在消費端改善無望的大環境下,減產停產已是大勢所趨。
總之,在經濟增速減緩、鋁行業產能過剩、原鋁需求放緩的“新常態”下,鋁業短期難見起色,需求不振和產能增長使得去庫存之路漫長且艱難。短期內鋁期貨弱勢難改,在出現大規模減產前,我們判斷鋁價將隨成本下降而進一步下滑,繼續挑戰萬元關口。當前市場多空分歧明顯,短期內鋁價有反彈需求,建議貫徹逢高開空、但不追空的操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