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重重銅市已感“秋涼”
銅價仍處于漫長下跌過程中,預計三季度滬銅將在52400—57800區間運行,四季度走勢更不容樂觀,投資者可關注逢高沽空機會。
全球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QE3短期內較難實現,歐元區依然迷霧重重,加之國內貨幣政策面臨兩難局面,經濟形勢難以對銅價提振?;久娣矫?,國內終端消費仍較為疲弱,銅市做多動能正逐漸衰竭。
全球經濟形勢難言向好
中美歐三大經濟體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期,歐元區基本面較為疲弱,經濟持續惡化必然拉高融資成本。隨著本周四歐洲央行利率決議會議的即將召開,市場對歐洲央行采取行動拉低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債務成本預期加強。美國消費和房地產市場正在回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期表示,美國就業市場的改善進程過于緩慢,美聯儲將在必要時提供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但未作出明確表態。因此,QE3短期內或較難兌現,未來美國經濟數據特別是即將公布就業數據對QE3 的推出非常重要。
中國8月份制造業PMI、工業企業利潤等數據顯示經濟仍在持續放緩,其中,制造業PMI連續4個月回落,而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也是連續6個月錄得負增長。先前公布的工業增加值、進出口、新增貸款等數據以及周一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亦顯示國內經濟仍在放緩。經濟持續放緩,倒逼政府加大政策刺激力度,但受制于房價和物價回升,貨幣政策或面臨兩難局面,“十八大”召開前政府料難有大動作。
全球銅礦供應偏緊,新建項目延后
2012年全球銅礦供應依然緊張,由于銅價持續低迷,銅礦新建項目或延后。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銅精礦加工費持續下行,雖已企穩,但仍處于近兩年低位,顯示出當前的銅精礦市場仍然緊張。同時,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數據顯示,1—5月,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短缺405000噸,遠高于2011年同期的98000噸的缺口。
今年以來,全球精煉銅市場一直處于需求大于供應的狀況,但隨著供應的增加,供需逐步接近均衡狀態。近期,國內銅礦產量穩步增長,供應較為充足,但因占全球比重較低,仍難滿足國內需求,很大部分仍需國外進口。特別是7月份精煉銅進口依然強勁,但下游消費顯示國內需求仍較疲軟,這可能與融資銅仍部分存在以及與國外銅礦企業簽訂的長期合同必須執行有關。
國內銅下游消費仍疲弱
由于銅消費領域眾多,如何更準確衡量下游消費狀況成為難題。我們通過整理不同行業對精煉銅的消費量,構建了體現實際消費綜合狀況的中國銅下游消費景氣度指標(如圖所示,以50一線作為榮枯線,位于此線上方即下游消費強勁,而位于下方則消費疲弱)。根據最新的行業數據分析,近期中國銅終端消費景氣度持續低于榮枯線,顯示精煉銅需求疲軟狀況仍處于2000年以來的底部區域,上海有色網(SMM)的調研數據也支持上述判斷。SMM調研數據顯示,7月銅桿線、銅管、冶煉企業開工率普遍走低,8月線纜企業開工率雖小幅回升,但僅5%線纜企業看好9月訂單,銅消費逐步萎縮的現狀不容忽視。
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雖然前期寬松預期支撐銅價,但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較為強勁,QE3短期內較難實現。雖然全球銅供需基本面尚可,但銅下游消費景氣度較低,基本面對銅價的支撐力度料將有限。而且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后發現,當國內GDP低于8.5%時,銅價步入熊市階段,且從LME銅周期走勢分析比較也可以看出,銅價仍處于漫長下跌過程中。綜合以上分析,預計三季度滬銅將在52400—57800區間運行,四季度行情更不容樂觀,投資者可關注逢高沽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