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調整278種中成藥零售價降幅達15%
國家發改委28日宣布,對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的零售價格進行調整。此次調整共涉及1000多個具體劑型規格品。除廉價藥品價格維持不動以外,其他約70%的劑型規格品價格下調,平均降價幅度15%,最大降價幅度達到81%。調整后的價格將于3月15日正式執行。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整是國家發改委近年來出臺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中成藥價格調整方案,主要是臨床使用較多,份額較大的中成藥內科用藥。同時發改委也說明,本次降價已經兼顧了中成藥原料今年價格上漲的因素,在降價幅度上適當予以控制。并對少數質量和信譽好的企業,允許執行優質優價。
此前,發改委曾于今年1月中旬公布了心腦血管等10類354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其中70%的品種下調價格,平均降價幅度20%,最大降幅85%,降價金額約70億元。去年11月份,發改委還公布了華蟾素注射液等32種、100多個劑型規格中成藥腫瘤用藥最高零售價格,平均降價幅度14.5%,最大降幅33.4%,按當時價格和銷售量匡算,降價金額約13億元。
據統計,國家發改委在2006年三次按藥品用途分類出臺了調價措施,今年以來又接連兩次下調了藥品價格,僅最近三次調價就涉及到664種藥品。
業內專家介紹了藥品降價的“思路”,即考慮到目前我國醫藥衛生體制及市場流通現狀,對價格偏高、折扣空間較大的品種,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分步降價;對臨床急需、價格低廉、療效確切的藥品不再降價,以鼓勵廉價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對市場供應緊缺或斷貨的品種,適當提高價格。
“我們已注意到藥品招標一招就死,藥品降價一降就退市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吳湞日前表示,今年要加大力度,重點對虛假廣告、“一藥多名”、藥品改頭換面等違規行為規范和整頓。
具體降價目錄可能近兩天公布,平安證券醫藥研究員杜冬松推測:心腦血管中成藥類、清熱解毒類的中藥產品降價的可能性比較大,因其臨床應用廣泛,占藥品消費份額大;中藥粉針劑類產品、抗腫瘤類的中藥產品降價可能性比較大,因其產品價格較貴。
杜冬松認為,產品種類較多的中藥生產企業如廣州藥業、中新藥業、同仁堂、太極集團、吉林敖東、亞寶藥業等,因產品分散,很容易受到降價的覆蓋。
另外,一些產品價格較高、生產粉針劑的企業如益佰制藥、金陵藥業、天士力等也有可能會受影響?!拔覀冋J為平均15%的降幅遠遠低于往次抗生素等西藥產品的降價幅度,不會對中成藥行業構成太大影響,很多上市的中藥企業均有自己的主打產品,這些產品基本屬于‘優質優價’的范疇,但如果哪家企業的主打產品被降價,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倍哦烧f。他還認為,保健品企業如東阿阿膠、三精制藥等;著名品牌中藥企業如片仔癀、馬應龍、云南白藥等;OTC類中藥企業如三九醫藥、康恩貝等則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