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并購案引同行質疑折射民企第二代抉擇
在不違反入世承諾的前提下,如何對發生在量大面廣的一般制造業龍頭民企中的外資并購進行有效監督,是相關部門必須面對的課題
8月31日,蘇泊爾集團臨時股東大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會議以96.4%的高票通過了
《關于蘇泊爾與法國SEB進行戰略合作》的議案,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蘇泊爾收購案成功闖過了第一關。如果獲得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或核準,SEB并購蘇泊爾將進入實施階段。
8月14日,被視為國內炊具行業領軍企業的蘇泊爾集團與法國SEB集團簽署戰略投資框架協議,后者將耗資23.72億元人民幣,以每股18元的價格收購蘇泊爾最多61%的股權,也就是SEB由此將獲得對蘇泊爾集團的控股權。
又是一起外資并購中國制造業龍頭企業的典型案例。與其他案例不同的是,這次并購遭到了來自同行企業的強烈反對。
同行質疑:并購必將導致壟斷
鑒于蘇泊爾集團在國內炊具行業的龍頭地位,此次“強強聯手”遭到了業內的廣泛抵制。8月29日,愛仕達聯合雙喜等5家企業在北京成立反“蘇”聯盟,并向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及商務部、工商總局、發改委、證監會、外管局等發出集體反對“蘇泊爾并購案”的聲明,稱如果SEB絕對控股蘇泊爾、壟斷國內市場,將對社會、行業及廣大消費者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呼吁主管部門立即對該并購案進行反壟斷審查。
“本次并購將會造成外資對國內市場的絕對壟斷?!睈凼诉_集團副總裁陳美榮介紹說,炊具、小家電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檻很低。愛仕達也是一直給SEB做貼牌加工,深知SEB并沒有更多的新技術帶給中國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一旦SEB并購蘇泊爾成功,以目前蘇泊爾在國內所占的市場份額,加上龐大的外資支撐,必將在國內炊具行業掀起一場空前的價格戰和廣告戰,打破原有競爭關系,造成大批中小企業退出市場。陳美榮還表示,并購是SEB一貫的戰術,在美國,他們3年收購4家炊具企業,獲得了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廣東順發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俊雄則直接將此次并購定義為“先壟斷再抽血”。他說:“不用打什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幌子搞壟斷式并購,我們的行業技術水平絕不比國外差。用國內的技術、國內的工廠、國內的渠道、國內的人力,貼外國牌子,再冒稱原裝進口高價銷售,最后,高額利潤被外國人拿走———這不是抽血是什么?”
蘇泊爾回應:鍋子問題不涉及國家安全
對于各方質疑,蘇泊爾集團的態度在一開始表現得非常謹慎。在6家企業的反對聲明發布之后,蘇泊爾集團在一份書面回復中聲明,公司將嚴格遵守法律及有關規定,并已向有關部門申報審批。同時強調,企業要做大做強,引進國際資金和先進技術是必由之路。但對于SEB對其收購完成后,蘇泊爾是否喪失獨立性和外資是否涉嫌壟斷等問題,蘇泊爾沒有回答。
8月31日的臨時股東大會高票通過戰略合作議案無疑給蘇泊爾集團充足的信心。作為跟蘇泊爾最為密切相關的利益群體,同時也是此次并購案最有發言權的群體,流動股東高度認同蘇泊爾跟SEB的戰略合作,無疑將為合作掃清法律上的障礙,同時也成為監管部門審批該項目合作方案中的重要考量因素。當天,蘇泊爾高層一改此前的沉默態度,高調回應各方質疑,稱壟斷之說并不成立。
對壟斷爭議的根本問題———蘇泊爾的市場占有率,蘇泊爾集團高層表示,6家企業的聲明中蘇泊爾占有國內四成市場份額的描述并不準確,他們去年在國內的銷售額為7億元左右,而全國去年的銷售額大概在70億元~80億元,也就是說蘇泊爾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僅為10%左右。據了解,8月份商務部、工商總局、證監會等6部委剛剛頒布的《外國投資者并購中國境內企業規定》,設定了包括“并購一方當事人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20%”等4條硬性反壟斷審查條件。
蘇泊爾集團董事長蘇顯澤指出,當前國內有上萬家生產炊具和小家電的企業,蘇泊爾炊具只不過在城市高端市場中的份額稍高,但是絕對沒有到壟斷的地步。
同時,對于一些“保護民族品牌”的呼聲和并購可能威脅行業安全的質疑,蘇顯澤說:“我們比競爭對手更加珍惜蘇泊爾品牌。并購后,蘇泊爾這個源于中國的品牌不會消失,只會更加強大?!彼f,改革開放以來,凡是開放得比較徹底的行業,全球的競爭力都是比較強的,相反恰恰是那些受到過度保護的行業,如銀行、航空等,競爭力很弱?!叭绻B鍋子的問題都涉及國家安全,那中國就沒法改革開放了?!碧K顯澤最后指出:“一種狹隘的經濟民族主義,應該是沒有市場的。這一點,商務部和證監會都非常清楚。”
對于蘇泊爾并購案,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有關專家也指出:蘇泊爾并購案和其他外資并購案不同,前者不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理論上講只要并購過程符合相關法規,不能予以過多干預。專家同時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企收購國內企業是一種必然趨勢,民企如何應對這種挑戰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同時,國內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應該認真學習SEB這種全球化戰略,積極研究國內企業進入國際化市場的有效途徑。
浙江官方:密切關注外企并購民企熱
就在蘇泊爾并購案引發各方爭議的同時,記者從杭州獲悉,一項直指近年來浙江省發生的多起民企遭跨國公司并購事件的調研已經啟動,此舉意味著浙江官方已經開始密切關注“外企并購民企熱潮”。
在8月28日召開的“中國(杭州)第四屆WTO與金融工程風險投資國際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惠芳教授說,他們已經接受浙江省發改委的委托,負責操作這一調研。通過此次調研,發改委希望全面了解浙江民企海外并購及外資在浙并購情況。
程惠芳教授否認了此次調研和蘇泊爾并購案之間的直接聯系,她說:“‘蘇泊爾并購案’只是我們要調研的案例之一?!钡瑫r表示,“外資并購案”已經開始在浙江省初露端倪,這一熱潮隱藏著對浙江產業安全的威脅,“最直接的影響是不利于民企自主品牌做大做強”。其次,一旦優質民企被外資“招安”,后者難免掀起價格絞殺,對行業形成壟斷性傷害———這也是“蘇泊爾案”遭受質疑的主要理由之一?!耙恍┎①彴赣捎谑玛P國資流失及大型裝備制造業保護等,國家會進行干預,但對民企來說,還缺乏相應干預機制?!背袒莘颊J為,在不違反入世承諾的前提下,如何對發生在量大面廣的一般制造業龍頭民企中的外資并購進行有效監督,是相關部門必須面對的課題。
據業內人士分析,浙江省民企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獲得跨越式發展,迫切需要引進國外資金和外企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而這無疑和一些外企的全球化擴張一拍即合。與此同時,浙江民企內部也正處于“交班活躍期”,許多歷經創業艱辛的企業主在自己的企業已經初具規模、準備退居二線將企業交給“第二代”的時候,卻面臨著“第二代”對父輩的產業不感興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股權轉讓也很容易成為“第二代”的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發改委曾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報告中發出“外資并購”預警,要求“關注外資新動向”,“即國外強勢企業意圖將省內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扼殺’在變強之初,從而影響浙江產業安全”。(記者 李剛殷 曹鴻濤)
外資“斬首式”并購席卷河南
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德國舍弗勒并購洛軸案,一度引起上至國務院等多個層面的高度關注。資深經濟人士透露,舍弗勒并購洛軸引發的經濟安全問題時,外資也正通過股權并購加速在河南的布局。這從近期發生在河南的幾起并購案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而且,外資并購瞄準的還都是河南的行業龍頭。
蘇泊爾的下場是什么?
一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一旦SEB國際并購蘇泊爾,那么極有可能導致國內餐具業的新一輪并購發生,不排除愛仕達和雙喜的合并,也不排除這兩家中的其中一家,和其他的企業合并,或者直接和今日的冤家蘇泊爾結盟。
來源:工人日報